“十二五”规划中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终于从纸面走向实际,日前,发改委发文表示,将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国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专访时表示,碳交易是一个系统问题,成功的碳交易或将能够倒逼整个能源产业的多元化改革。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表示,碳交易是一个系统问题,成功的碳交易或将能够倒逼整个能源产业的多元化改革。
减排不是学雷锋 不能靠自觉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被环境业内誉为此次碳交易试点的“非常6+1”。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了碳排放交易,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这只是企业自愿的交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那么,真正意义的碳交易是怎样的呢?
梅德文说:“进行碳交易要分五步走,首先是总量设置,第二是配额分配,第三是核证注册,第四是交易,最后是惩罚机制。”梅德文说,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已经是碳交易市场中比较靠后的一环了。
梅德文形象地将碳交易比喻成“减肥”:“一个人减肥,首先要有减肥的目标,然后才能根据目标制定或节食、或运动的减肥计划。而碳交易也如此,在交易之前,要确认企业当前的排放量是多少,定下减排的目标。”所以,确定“减排总量”是进行碳交易的首要任务。
“第二步是要进行配额,将总量分到局部。”梅德文说,这就好比是确定了整体减重后,确定从胳膊、腿,或者腰腹等“局部”分别减掉多少。
梅德文介绍说,在经过第三步的核证注册之后,才是碳交易所闪亮登场的时候。各单位、各部门,甚至各国才可以在交易所里进行碳交易。
“最后的惩罚机制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实现减排,就要有高额的罚金进行惩罚。”在梅德文看来,如果依靠自愿减排或自愿交易,没有最后的惩罚机制,之前的一切也只是空谈。
他说,这就好比将碳交易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不做好事,我们可以在道德层面上谴责,但不能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惩处,不可以强制谁去"学雷锋",不进行强制的效果肯定不会特别好。”
或能倒逼能源价格改革
“碳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环境产权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分配。”梅德文说,碳市场主要有三个功能:碳定价;总量减排;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
梅德文说“给碳排放定价,实际上是给能源定价。企业应该支付的环境成本,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能源价格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通过总量控制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最终通过碳市场的建立,设计出相应的制度和金融产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平稳、渐进的转变。”
梅德文说,能源机制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变革,碳交易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科学性的技术体系、公平性的政策体系、有流动性的金融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或许能够促进更加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更加公平性的市场改革和更加透明化的行政与财税改革。”
现在需列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目前筹备试点中的“非常6+1”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碳排放交易试点相关方案,以报发改委审批。那么如果进行碳交易,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梅德文说,要首先要测定需要“减肥”的总量。
“世界流行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排放"法,另一种是"基准线"法。” 历史排放法就是看这个企业过去几年累计排放总量的平均值,而基准线法不是看历史数据,而是看整个行业的同类排放。比如确定首钢的减排放量,就看整个钢铁行业,冶炼一吨钢材鞍钢、武钢都需要排放多少,再看首钢共炼了多少钢,就能得出首钢的大致减排数值。
梅德文介绍说,北京环境交易所创造性地将两种测量方法结合起来。比如,对同一产业,已经建成的项目,就用历史排放法来测量,而对在建的或将建的项目,用基准线法。这就辩证地解决了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不一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