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一届年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一届年会12月17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就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生态文化引领中国的绿色消费,以及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生态文明创建全过程等进行了研讨。本版今日刊登生态示范建设取得成效的省、市、县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江苏省副省长 徐鸣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江苏省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坚持环保优先,牢固确立生态文明观。以环保优先方针为指导,把“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先后颁布实施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以及辐射、固废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部地方性环境法规;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沿江、沿海等区域发展规划时,均配套制订环保专项规划或单独设置环保篇章,增强环保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把环评作为审批新建项目的第一道关口和强制性门槛;今年将省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增加到6亿元,每年安排两亿元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把环境指标作为考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核心指标,实施“一票否决”,树立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坚持先试先行,不断完善环保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源泉,全面推进环境改革各项工作。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大幅推进,成立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和江苏省环境应急中心,建立有效的环保督政体系;环境价格改革稳步前行,企业废气排污费、污水排污费和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机制逐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取得进展;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改革不断创新,补偿机制推广到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建立覆盖面更广的上下游污染赔付制度。此外,绿色信贷、企业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信息公开、长三角区域环保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坚持广泛发动,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加大投入,落实政策,强化监管,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价格机制、投入机制和污染防治机制,引导和鼓励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理念,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积极推动消费模式转变,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可持续的消费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覆盖
江苏省苏州市市长 阎立
江苏省苏州市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将环保优先全面落实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近期,环境保护部确定了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地区,至此,苏州市及所辖5市、4区全部成为试点市、区,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覆盖。
加快环境立法,健全法规体系。自苏州市成为较大市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等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20多项,今年又出台了《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目前,苏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水、气、声、固废和生态等各领域、较为健全的地方环境法规体系,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加强资金筹措,完善投入机制。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达114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3‰的比例,建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污染防治资金,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水污染防治。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继2002年市区污水处理费提高至1.15元/吨后,去年又提高至1.33元/吨,成为全国污水处理收费最高的城市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苏州市及各地先后出台补偿意见和办法,对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太湖和阳澄湖水源地,以及湿地村实施生态补偿,去年底,市、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共核拨补偿资金1亿多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建设活力。严格执行环保“三个一”制度。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市、县级市(区)、镇(街道)、村(社区)4级环境管理队伍,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环境监管需要。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要问题专家咨询、重点项目社会公示制度,提高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强化区域联动机制,完善苏浙团结治污、苏沪联合治水、苏锡互帮互助、市内联防联控等机制,保障省、市、县交界地区环境安全。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实施绿色信贷,推行企业污染责任保险。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确定400多家企业开展试点。建立社会协作机制,发挥各类中介机构作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投入 培育生态文化
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亚方
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期秉承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升级、人文素质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生态投入,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全面优化生态环境。
始终坚持把绿色行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家港市就率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等“三个一”经验,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齐抓共管;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严格实行“总量指标”和“容量许可”双重控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严格限批;把生态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范畴,对各镇、开发区实行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
始终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落实环保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各类污染企业263家;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江苏“双创人才”和“姑苏人才”39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绿色招商、补链引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始终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整治力度,全市电力、玻璃行业全部完成脱硫治理,钢铁行业烧结脱硫加快推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广精准用药技术,通过安装杀虫灯等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控制化肥施用强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始终坚持把优美宜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按照“让清水贯通城乡、让鲜花开满港城”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规划上,采取“9+11+X”镇村布局模式,建设具有浓郁苏南特色、节地节水节材的组团式水乡村居;建设上,遵循“自然不足人工补,先天不足后天补”的理念,把废弃的窑洼地建成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等;管理上,持续推进“蓝天碧水”等工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力打造城市水循环体系。
始终坚持把绿色人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基地;健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机制,开展节水、节电、节能等专项行动;广泛开展节能器具推广活动,使节能器具在单位和家庭中的使用比例不断提升;在江苏省率先批量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良好氛围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程渭山
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从有限的资源承载力、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新期待出发,在全国较早开展生态省建设,致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之路。
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推进以区域准入为主导的生产力布局体系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降耗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
以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继续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核与辐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防治。全面实施“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行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森林浙江”和“蓝色屏障”行动,强化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快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开展“防灾减灾”行动,强化自然灾害应对、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预警等基础设施与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以繁荣生态文化为支撑,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拓展生态文化建设载体,充分发挥各种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努力培育“生态优先的政绩观”、“科学理性的致富观”和“适度消费的生活观”,着力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树立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调动各方面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激发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动力。开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完善生态省建设考核机制。强化政策法规建设,从制度层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江河源头地区等的财政补助政策,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深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省域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建立五大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委副秘书长 方维廷
广东省中山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市的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水质、声环境等仍然保持良好水平。在此基础上,全市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经济体系。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一百”战略,积极引进优质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节能降耗改造,进行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污染防治,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探索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依托不同镇区的农产品特点,引导和提倡“品牌农业”,推进“一带、两区、十基地”的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引导绿色服务业发展,完善适应生态旅游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环境安全,构建健康环境体系。强化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完善现有20个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和二期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内河涌环境整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建立中山市生态监测网络;增加市环境监测站的辐射和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环保业务信息系统网络平台,推进环境监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宜居生活体系。合理布局区域生态系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加快市域绿地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一环、二核、三廊、多楔”的中山市绿地系统;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鼓励和推广节能、节水生活器具使用。
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构建和谐文化体系。设定中山生态文明城市日,制定生态文明宣传方案,利用中山电视台等媒体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制作印发《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公民行为手册》,规范公众行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开展生态文明课堂教育;积极开展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创建活动;落实村级“以奖代补”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坚持绿色行政,构建高效制度体系。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实行绿色准入制度,完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和绿色采购清单制度;建立五桂山生态补偿机制,为五桂山生态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完善绿色考核机制,建立政府领导环保目标责任政绩考核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逐步提高生态环保工作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
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现代田园
四川省双流县委常委、副县长 廖维忠
四川省双流县近年来立足“生态立县”,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载体,突出抓好5项重点,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的现代田园,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抓根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切实加强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自然环境保护,形成了城乡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抓源头,强化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行“养殖+沼气+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对全县规模养殖场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强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实现了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稳定达标率100%、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大力实施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使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强力抓好燃煤控减、扬尘治理和秸秆禁燃,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立覆盖城乡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垃圾处置体系,建成四川省规模最大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置率达100%。
抓配套,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环保能力建设,建成四川省第一个环境监察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全县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全覆盖;建成成都市第一个县级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站,有效提高了饮用水水质安全预警能力;建成两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实现了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和城区空气质量日报;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了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
抓载体,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大力推行全民环境友好行动,以“生态细胞”工程为载体,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抓落实,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挖掘潜力,创新方法,及时落实专项资金,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力争在完成国家环保目标任务的同时,使双流县逐步走上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高回报的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