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产业大转移 环境挑战咋应对?

2011-02-25 16:06:5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岳跃国  

“十二五”开局之年,“用工荒”愈演愈烈。不仅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许多城市,原为农民工输出大省的重庆、四川、湖北等地也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有分析称,这与“十一五”以来东部沿海制造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承接了3次大的产业转移,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然而,东部地区同时也承接了污染转移,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展开,而这次则是以中国内部的产业转移为主。如何避免污染转移,值得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两高一资”产业成为转移重点
  
哪些产业会被转移出去?转移到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转移?这些问题取决于东部转出区“推力”与中西部承接地“拉力”的共同作用。

历次的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凡是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都是急于转移的重点。从已有的信息判断,此轮产业转移也不例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消耗、高排放型产业成为转移的重点。

再看中西部地区。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上对发展的强烈渴望,很可能使中西部乐于承接东部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和高消耗、高排放型产业。

江西省工信委相关材料显示,外来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塑料、鞋类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湖北省2010年纺织行业主营收入破1300亿元,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为近20年来最好的一年。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甚至有中西部地区专门组团到东部,紧盯当地列入关停并转目录的产业和企业,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这些被淘汰的产能。浙江省长兴县整治铅酸蓄电池企业过程中,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云南等地的相关部门便闻风赶来,竞相抛出优惠政策。

东部要转方式调结构,需要转出“两高一资”产业;中西部要实现跨越发展,乐于引入这些产业。一推一拉之间,“两高一资”产业重新获得了生存的空间。

污染转移的苗头已经出现
  
2011年2月17日,环境保护部对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一些工业园区和部分县市多家引进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

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承接转移的六大产业中,轻纺化工赫然在列。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承接的六大产业中,化工行业也占了较大的比重,污染转移隐患凸显。

再看近年来发生在中西部的污染事件。造成安徽怀宁铅污染的博瑞电源有限公司、造成湖南嘉禾铅污染的腾达公司都是当地招商引资引进的;污染甘肃天水水源地的奔马啤酒厂也是由东部地区搬迁到当地的。

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注意到了污染转移的苗头。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徐秋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严格监督管理,防止污染企业转移的建议》,建议各级政府严格控制污染转移。

201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做客中国政府网时坦承:“确实有东部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落后设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

尽管国务院于2010年9月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转移的势头。[page]

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使污染转移的风险加剧

“穷的政府想要钱,富的政府还想要政绩,西部许多地方政府对企业网开一面,甚至帮助掩盖真相。”重庆社会科学院王秀模看到了污染转移的原因之一。

在产业转移中,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欠发达地区,确实存在盲目招商引资的行为,把降低环保要求当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

某省北部山区一个县的招商标语曾是“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服务一优再优。”降低门槛是否意味着环境标准的降低?减少成本是否意味着治污成本的减少?让出空间是否意味着资源环境的“让出”?优化服务是否意味着环保审批的“优化”?

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存在下硬性指标、搞“拉郎配”等不当行政行为,结果是“强扭的瓜不甜”,甚至可能是“苦瓜”。

更有甚者,主管环保工作的环保局竟然也被下达了招商引资的硬性任务。还有一些地方,环保官员正常执法却遭停职,被指不利招商。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GDP快速增长,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漠视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污染。

防止污染转移需把好项目入门关

进入“十二五”,中西部地区建议国家实施差别化减排政策,要求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区别对待。由于西部地区项目少,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一些地方环境容量相对较大,这个建议值得考虑。

问题是,“十二五”时期,中西部各地追求GDP快速增长热情很高,广西、贵州、河南等地均提出了本省的GDP增长目标,一些省份甚至提出了人均GDP五年翻番的目标。

GDP五年翻番,靠什么?上项目。靠什么上项目?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成为首选。而产业转移的重点是“两高一资”产业,这对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尤其像四川、重庆、青海等这样的西部地区,由于处于大江大河上游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一旦环境保护不好,就会带来严重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影响中下流若干个省份、几亿人的生产和生活。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如果一味追求GDP高速增长,势必会延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对中西部来说,这一轮产业转移机遇难得。但是,各地必须处理好产业转移与治污减排的关系,严把项目审批关、整治淘汰关和执法监督关,避免陷入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质量下来了。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产业 转移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