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不减排禁上市的“绿剑”很给力!

2011-02-23 09:36:39 东方网   作者: 梁江涛  

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对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先上市后环保整改”的情况将不再获许。(2月22日《人民日报》)

未完成减排禁上市,这把“绿剑”亮得好!这是继“绿色信贷”、“绿色外贸”和“绿色保险”之后有又一记环保重拳,彰显环保部以零容忍态势、对违法排污企业坚决说“不”的信心与决心。

早点拿到上市的环保门票,就等于为企业增加了融资的筹码。对要融资或者再融资的企业来说,合适的时间窗口很关键。企业的一些环保问题,如主要污染处理设施的改造不能马上解决,环保部曾对此网开一面,要求企业给出承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但如今这一招不灵了,“要上市先环保”,就是通过抬高环保门槛,积极地预防“黑色”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源头之举。这一举措表明,以“组合拳”为主要特征的环保联动机制正在形成,以法律手段为主导,融合全方位行政调控、经济手段、市场力量和公民参与的综合手段将给力环保执法。

要看到这是“逼出来”的一把“绿剑”。2009年12月底对上市公司的专项后督查结果表明,接受督查的上市公司下属90个企业中有85家实施了环保整改措施、完成环保整改全部承诺事项的企业仅有58家。2010年5月,环保部对后督查情况发出通报,紫金矿业等11家上市公司,因未完成上市前曾承诺需整改的环保问题被通报批评。其后的几个月内,紫金矿业污染事故震惊全国。许多案例一再表明,先上市后整改,只能是权宜之举,绝非长效之策。在企业做大做强,掌控大量社会资源,备受当地政府宠爱的现实背景之下,指望企业以自身环境责任意识来治污达标,清欠环境账,显然是靠不住。必须与时俱进,在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中亮出“绿剑”,让绿色企业率先上市。可见预见,作为“绿色证券”重头戏的“上市门槛”对环保不达标的“黑色企业”将是致命一击。

告别“先上车后买票”需企业积极应对。环保部此举将“逼迫”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必须在申请前及时落实整改,否则将直接影响再融资进程和企业的发展走向。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高污染的化工、造纸、医药等企业若环保不达标,发展和融资将受限制,这将提高资本市场的社会责任感。显而易见,企业上市的环保门槛提高了,赚干净的钱才能做大。“绿剑”当头,“大块头”应有“大智慧”,在发展中竭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应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申请上市前置条件的准备与核查,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力度,按期完成治污达标和节能减排指标。果如是,企业“环保会考”必然出现两种答卷,没有第三条捷径可走。其一是优秀的上市公司一如既往地承当起环境责任的答卷,而另一种则是徘徊于环保门槛之外,坐失良机、痛定思痛,祭出壮士断臂般的刚性整改举措,最终交上一份完美的环保答卷换来股市入场券。

上市先减排的“绿剑”对环保部门及其联动部门也是一道考题。首先要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决不能前门亮出明规则,后门却有潜规则网开一面。这需要从制度上规范企业上市的环保审批权,通过公开透明的公权力运作程序,接受全方面的社会监督,使之成为铁板一块的刚性门槛。其次,环保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让企业为了上市搞“躲猫猫”,明为减排达标,实为偷排偷放,暗道排污。因此,环保部门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不能因为有了上市门槛,就懈怠放纵,应运用现代监控手段强化现场督查,严格处罚,加大非法排污的成本,从源头杜绝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唯有此,才合乎上市环保门槛的设置初衷与制度要义。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不减 排 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