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天,整个核电设备生产商的板块被市场大力「洗仓」,股价大幅下跌十多个巴仙,主因是担忧海外市场定单的减少,认为核电定单的高峰期已过。笔者今期打算花一点篇幅,与大家一起看看这个板块。
在新能源的领域中,主要分为「核风光水」四大范围,当中应该只有核电有机会取代传统的石化。核电生产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铀资源的供应,中游为核电设备的生产商,下游是核电站;在股票的投资中,普通人是较难投资上游及下游的企业,只能投资于中游的设备生产商。
虽然海外市场认为核电设备的定单有机会在未来减少,但其实只佔内地核电设备商收入的十多巴仙,影响并不是致命,而且在「十二五」规划之下,内地核电设备定单在未来10年应会大幅增加,可补回海外定单减少的损失。
核电设备的规模有多大?根据内地中信証券研究部的计算,目前内地核电装机容量为906.8万千瓦,估计在2020年时,会变为7,000万千瓦运行以及3,000万千瓦在建。因此在未来10年,要建设的核电装机容量为7,593.2万千瓦(7,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2)-906.8万千瓦),每一万千瓦核电站建设成本为11,000元(人民币.下同),总投资额是8,352亿元,其中50%即4,176亿元用于核电设备。
核电设备可分为核岛(Nuclear Island)、常规岛(Conventional Island)及辅助设备,在设备投资额中的比重约为5:3:2。核岛是核反应炉及有关个系统的统称,功能是把核裂变能产生蒸气,主要包括反应堆厂房、稳压器、蒸气发生器、核燃料厂房等,是核电站动力装置的心脏,技术难度亦是最高。
至于常规岛是核电装置中汽轮发电机组,主要将核岛产生的蒸气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变成电能。常规岛厂房主要包括汽水分离器、汽轮机、冷凝器、水泵、给水加热器、除氧器人等设备组成,技术难度较核电为低,但仍较传统火电为高。至于其他的辅助设备,技术要求就更低一级,很多公司都有生产的能力。
目前内地主要核电设备生产商有3家公司,它们都有在香港上市,估计分得核岛的市场份额约为50%,其他一半则是外国公司;若以未来10年核电设备市场容量为4,176亿元计算,内地公司每年分得核岛生意额为1,044亿元(4,176亿元x50%x50%)。
至于常规岛亦是由这3家公司主导;目前内地公司分得市场份额的80%,即是生意额为1,002亿元(4,176亿元x30%x80%)。这2,046亿元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足以令一些核电设备生产商在这方面的生意额,在未来3年得到100%的複合增长。
对于这个数千亿元的诱人蛋糕,目前内地只有数家公司分饼,会否吸引更多新公司进入竞争?目前内地对核安全设备製造商非常严格,根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製造、安装及无损检验,必须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许可证,技术负责人(如总工、技术经理、技术总监等)需要有5年以上相关经历,申报过程亦非常繁複,起码要3至5年的时间,花费更可能以千万元计算,因此其他公司要在核电设备分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总括来说,内地核电设备生产商的前景,在未来数年应该不是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