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热电
  • 中国核技术重大突破?外界反应平平

中国核技术重大突破?外界反应平平

2011-01-10 17:34:29 华尔街日报

当中国宣布一家国有企业已经研制出对乏燃料进行循环利用的技术时,媒体的宣传力度可不小。

这一进展被视为重大突破,将会减少中国进钚铀(半加工状态被称为“黄饼”)的成本,并免去存储放射性废料的麻烦。

周一,官方电视台CCTV在播出中国核工业集团取得所谓重大突破的消息时夸口道,有了这项新技术,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将足够用上3000年。《中国日报》英文版周二的头条新闻标题为:《核燃料新技术将解决铀短缺问题》(Nuclear fuel feat to solve uranium shortage)。

外国分析师对此则没那么激动。市场表现强劲,似乎也呈现出不信服的姿态:铀价涨得更高了,若未来最大的消费国声称自己不再需要购买更多铀,那么预计铀价应该降低才对。

实际上,中国核工业集团12月22日在网站发表的一份简短声明中说的很清楚,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成功是基于一个很小的调试工程,一个实验而已。

中国媒体似乎由此推断出行业术语所说的成功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可以进入商业化阶段。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驻德国核专家海布斯(Mark Hibbs)说,听起来很了不起,也很简单,但实际上非常复杂并且十分昂贵。

长久以来,铀在被用于核反应堆产生动力后,核工程师就已经掌握了对其进行后处理的技术。处理过程中,将钚从使用过的铀中分离出来,并送入核反应堆产生更多动力,或用来制造核武器。

专家说,事实上,在1964年首次进行核武器试验时,中国就可能已经使用类似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所称的后处理技术获得了钚。

中国核工业集团在甘肃省四零四工厂获得的成功也许只是对一两座核电站的乏燃料进行后处理,而目前中国已经有13个建好的核电机组,并有超过26个在建。另外,在将钚转换成核电厂站的燃料与实际利用其产生动力之间存在诸多挑战。

据海布斯说,问题在于,北京方面的决策者是否会支持中国核工业集团的工程师,后者正努力获取使其系统商业化的许可。

去年,在访问北京、巴黎、越南和华盛顿对中国核计划进行讨论后,海布斯撰写了一份报告。他在报告中说,他认为中国不应该急于实现乏燃料后处理计划。他估计这项工程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海布斯说,中国现在投入到产业化钚分离中为时尚早;中国这个项目现在正面临压力,扩张迅速但缺少专业技术,中国不需要再来一个巨大挑战。

法国的乏燃料循环利用系统十分发达。

而包括俄罗斯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正艰难地推进这一过程的商业化。

日本在Rokkasho核反应堆使用回收的乏燃料。日本乏燃料中的铀被运往法国进行再处理,然后运回,均由太平洋核能运输公司(Pacific Nuclear Transport Ltd.)三支船组成的舰队承运。

美国核行业认为使用天然铀生产燃料并将燃烧过的铀储存起来更划算。

中国宣称核技术取得突破似乎对核武器政策没多少暗示。海布斯估计,中国存有超过1公吨的钚用于核武器计划,而一只核武器只需要5到10公斤。他说,他们的库存中有很多钚。

然而,随着中国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以推动核技术发展,从法国的核电厂技术到美国在存储方面的技术,中国军事核计划与其更为新近的商业核能应用之间的历史性关联可能需要透明化。

需要透明度还有另一个原因:去年7月,中国指控美籍地质学家薛峰掌握中国油井的信息构成窃取国家机密罪,判处他八年刑期,引起了在中国核电行业工作的外籍人士的普遍担忧。在采访中,这些人解释说,中国的核计划已经是高度机密了,鉴于薛峰的遭遇,任何牵连都可能使他们处于危险境地。

一家为核工业供应设备的美国支持的公司主管说,在薛峰被判刑后,他不再为外国客户搜集整理中国报纸上的市场新闻摘要。另外,一个上海律师说,他的一个核行业客户在听说薛峰的案子后,决定重新考察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一家电力行业的外贸杂志编辑说,去年有两次出现新入职的研究员干了几天后无故辞职的情况,每次都说是因为行业太敏感。

但市场现在突然对中国产生兴趣,中国的铀储备很少,但潜在需求很大。事实上,对中国需求上升的预期正使得铀成为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交易的大宗商品。莫斯科Armz Uranium Holding Co.驻美国代表牛顿(Fletcher Newton)说,铀已经差不多被视为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样了。

铀市场的信心未受中国宣称核技术取得突破的影响。据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 Plc.)统计,周二,铀在纽约的交易价为每磅63.50美元左右,比2010年底高出1美元。自2009年初以来铀价上涨了约20%。

毅联汇业核燃料市场驻纽约经理凯利(Joe Kelly)说,对价格来说,这只是“虚惊一场”。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国 核技术 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