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多晶硅生产企业困境中急寻出路

2010-12-28 13:20:08 中国建设报网   作者: 杜婷婷 钟桦  

随着光伏产业发展的加速,国内光伏企业对多晶硅的生产需求也日趋增长,但由于多晶硅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又受到政策、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处于“看着眼前巨大的市场蛋糕却无权分享”的状态。目前,国家已将光伏产业列为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晶硅依赖进口将非常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国内多晶硅生产问题不容忽视

面对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内企业供应能力有限,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购买多晶硅,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的落后及政策的模糊不清等因素,只能将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

当前,许多国内光伏企业宣布扩大其多晶硅业务的产能,但多晶硅的一些关键生产设备还需要大量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多晶硅行业的生产成本,这是国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限制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少部分企业在多晶硅产能、生产成本和品质方面已经可以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而大多数企业实力依然较弱。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0%左右的多晶硅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出来的。同样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能耗过高,致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在成本控制方面明显落后于国际多晶硅企业。大部分多晶硅厂商采用非纯正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不能有效地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产物,致使环境受到破坏。

此外,相关部门对多晶硅产业发展规划较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多晶硅产业的发展。

短期依靠长期订单解决供需矛盾

国内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国际市场的多晶硅价格却相对稳定。短期内依靠国际市场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还是可以考虑的。

中国光伏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引导多晶硅市场规范的同时,不妨吸收国际公司的通行做法。他说:“当前,国际主要多晶硅厂家为了长期战略合作需要,主要以长期订单为主。这是因为国外多晶硅企业产量较高,长期订单有利于量产调度,降低库存压力;其次是欧美国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由于制造成本高,纷纷将制造业务向亚洲地区迁移或以代工方式生产,使得本国对多晶硅现货市场需求下降;另外,电池制造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急需通过长期订单稳定原料供应。我国部分多晶硅企业因投产不久,产量规模不大,尚未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现货居多,价格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长期订单的价格则相对稳定,在目前多晶硅市场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长期订单的低价优势较为明显。”

该负责人还提到,我国政策也应该给多晶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他说:“在目前我国电池组件大量依赖出口的情况下,将无法对进口多晶硅进行提收关税以平抑价差,因此,需要政府对多晶硅行业适当引导,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多晶硅产品竞争力。”

摆脱困境治标也应治本

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不能只依靠长期订单解决,如果想要彻底摆脱这种困局,就必须找到治标也治本的方法。业内专家建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多晶硅企业壮大发展规模。多晶硅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从国外多晶硅行业的发展经验看,大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通过大企业对技术和生产的持续投入,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第二,鼓励多晶硅项目在西部资源和能源丰富地区落地。生产多晶硅的能耗较高,目前电力成本占据了多晶硅成本的30%~40%。而我国西部地区石英储量大,能源和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实现能源就地转换,提高能源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鼓励多晶硅企业兼并重组。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中多晶硅主要由7大厂家供应。而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在40家以上,一些企业存在能耗高、排放量大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的多晶硅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效益不佳、生产存在问题的多晶硅企业。

第四,尽快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自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来,多晶硅项目的技改、新建、改(扩)建等审批变得十分严格。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通过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明确多晶硅行业新准入标准。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多晶硅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对整个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多晶硅 生产企业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