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我们既经历了煤炭市场前所未有的火暴局面,又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经过历练之后,我们提高了驾驭经济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也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卜昌森说。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努力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科技创新、强化行业监管。
据介绍,山东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连续6年控制在0.3左右,2009年为0.04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月至11月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5。
山东省煤矿实行保护性开采策略和严格按核定能力组织生产。“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预计生产煤炭6.92亿吨,比“十五”多生产煤炭0.307亿吨,年均增长0.9%。预计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1.48亿吨。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预计2010年实现产值202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37.1亿元,实现税收278.8亿元,实现利润253.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5倍、2.15倍、2.57倍和2.4倍。
煤炭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省内与省外开发并举战略进展顺利,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产业链初步形成。预计2010年非煤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115亿元和1052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69倍和2.775倍。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澳大利亚获取煤炭资源量500亿吨以上,规划产能达到1.5亿吨,基本与省内持平。
科技创新能力迅猛提升。“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省煤矿共完成科技成果961项,其中完成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3项;28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超过140亿元,吨煤平均15元,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全省有33个煤矿建成全国安全高效矿井,其中特级矿井16个。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著。以矸石、膏体充填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有40余个煤矿实施了充填开采和矸石不上井。循环经济煤矿建设全面推进,煤泥综合利用率达10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99%,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69%,并实现100%达标排放。全行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同时,“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山东省建立了“政府主导、乡镇主办、部门协调、企业配合、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全省煤炭系统累计投入搬迁资金35.2亿元,搬迁村民26125户、90271人;解放煤炭可采储量2.57亿吨,有效缓解了部分煤炭企业开采接续紧张的局面。此外,“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通过压煤村庄搬迁,节约土地14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