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风电场在“晒太阳”北京官厅风电场却发多少卖多少
北京延庆低风速示范风电场。
从南向北穿越河北省怀来县东花园镇中心主路,错落有致的白色风机排列在金黄色的玉米地中,给这个商店墙上仍然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标语和满路羊粪蛋的僻远小镇带来不少现代气息,这就是北京地区目前唯一的风电场——鹿鸣山官厅风电场。
风电发展思路的补充
记者来这里的原因是:官厅风电场是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赚钱的风电场。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内蒙古考察风电建设时提出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基地建设思路,发展至今,我国的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等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区风电建设如雨后春笋。
然而,上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电网结构薄弱、配套建设投资巨大、电力消纳市场难以落实等现实因素,风电场虽然建起来了,受制于上网等瓶颈,很多开发商赚不到钱。据统计,2009年,我国有1/3多的风电无法上网,有人形象地比喻为“晒太阳”。
赚钱的官厅风电场
在我国,北京并不是风能资源最好的地区,更不属于列入国家规划的风电基地,而官厅风电场却是个赚钱的风电场。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京能集团”)鹿鸣山官厅风电场总经理唐晓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官厅风电场毗邻北京,所有风电都可以就近上网,每年可以发3亿度电,发多少卖多少,如果国家政策不变,10到12年可以收回所有投资,以后就是净赚了。”
官厅风电场位于北京西北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首都“五大风口”中之一,地势平坦、居民密度低、电网发达、消纳市场近在眼前,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之地。京能集团作为北京的地方能源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北京的能源项目,可再生能源在其总装机中的比重早已超过国家3%—8%的规定。
官厅风电场不仅发多少卖多少,而且配套投资很低,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唐晓对记者说:“北京地区每年用电70多亿度,不到3亿度的风电不会影响电网平稳运行,所以配套投资的调峰电源就节省了。”这种投资的节省也同样适用于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风电场的建设。
说到赚钱,有人会问,官厅风电场核准的上网电价是0.75元/千瓦时,而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风电标杆电价”,规定北京地区的风电上网电价改为0.61元/千瓦时,价格下降了还能盈利吗?
唐晓的一席话可以打消这种疑虑:“官厅风电场建设时,正赶上风电机组价格的高点,全部投资平摊为11000—12000元/千瓦,而且,为适应水库附近土地状况,风机吊装全部按照滩涂地吊装设计施工。此外,为避免影响周围农业用地和环保,采用‘地埋电缆’,成本势必上升。现在风电机组价格逐月下降,1.5兆瓦机组最低报价3850元/千瓦,况且北京其他地区与库区不同,上网电价低点儿也不成问题。”[page]
不影响附近居民
在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建设风电场会不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呢?记者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官厅风电场的风机矗立在东花园镇北的玉米地里,最近的风机离村子大概3公里,蜿蜒的小路上成群的绵羊啃着收割后的高粱杆,记者问一位放羊人风力发电对村民是否有影响时,回答是:“离村子远,没啥影响。”记者随机采访了八、九个村民以及镇政府工作人员,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只要保持几公里的距离,风机的噪音和影子不会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北京“五大风口”利用前景
北京地区有著名的“五大风口”,分别是延庆康庄,昌平南口,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两岸,风力发电所需的风能资源还说得过去,其他条件是否合适呢?记者陆续走访了其中的四个。
延庆康庄,离上述提及的官厅大约十几公里,算是北京地区风力资源最好的,周围开阔地较多,与官厅风电场条件相差无几,适合建设风电场。
昌平南口,属“两山夹一沟”地区,风从山口狭窄地带由北向南吹,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描述了该地的特点:“南口三件宝,风沙、石头、大酸枣。起风时,人都走不动。”然而,记者走遍了南口地区,风力资源好的山沟处没有建设风电场所需的平坦土地,沟外则是南口镇,居民密度较高,不适合建设大型风电场。
永定河两岸,位于北京西部,永定河流经门头沟区、石景山区、丰台区等,其中门头沟区山势险峻,少有建设风电场的平地,石景山和丰台区人口稠密,不适合建设风电场。
潮白河两岸,位于北京东部,潮白河由北向南经过密云县、怀柔区、顺义区、通州区,在怀柔区及以南地区,经济较发达,两岸房地产、园林开发密集,没有建设风电场的条件。密云附近两岸、尤其是东岸,尚存滩涂开阔沙地,可以考虑小规模风电场建设。
近年来,京能集团已不满足官厅风电场的成功,在北京周边寻找场址的工作一直未停,负责宣传工作的苑春阳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我们已经在灵山地区测风一年多了,如果风资源合适,准备再建一座风电场。”
风电场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风电量的增加,这时就需要一定的调峰容量,这一点在北京地区不用发愁,已建设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可以灵活调峰,若其容量不够,仍然有不少可以开发的电站选址。电力专家沈根才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密云与河北交界的雾灵山有水头近千米的天然抽水蓄能场址,原水电部海河所已在多年前勘察完毕,需要时可开发建设。”
另外,记者在考察南口时发现,依山处有一“响潭”水库,储水容量足够,只要在山腰设一上水库即可低成本建成抽水蓄能电站。
光赚钱还不行
经济发达地区的风电场建设虽然赚钱,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官厅风电场为例,风机占用了耕地(玉米地),东花园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占地费用是每亩2000多元钱,一次性补偿。”2000多元/亩的一次性补偿确实不多。记者在当地村民处了解到,种玉米一亩一年纯收入300到400元,风机占地至少20年,一亩地收入可达到6000至8000元,2000多元的补偿对风电场开发商是好事,对农民则不划算。在北京其他地区占地建设风电场,耕地补偿问题有待商榷。
其次,目前风机的噪音难以避免,叶片转动的影子影响范围较大,建设风电场应离居住地至少3公里以上。此外,还须把风机倒塌、起火等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考虑,以免发生人畜伤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