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制天然气:黑色煤炭的新生

2010-11-05 14:19:47 能源杂志   作者: 胡森林  

发展煤基清洁能源,尤其是煤制天然气,是一条解决我国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在能源结构上的特点是“缺油、少气、富煤”,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但近5年平均增速达17.6%,预计“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由目前4%上升到8%。在快速增长的需求面前,天然气供应缺口较大。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天然气进口力度,沿海多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已经投产。根据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的发展趋势,一旦中国对某种大宗商品大量进口,其价格必定飙升。尽管由于暂时的需求下降以及页岩气大量发现,国际天然气价格出现了下调,但可以预见,这种现象不会持久。我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还需要立足自身,扩大资源供给。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基清洁能源,是一条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煤炭消费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清洁化利用。如果实现了煤炭的清洁利用,不但能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还能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围绕发展煤基清洁能源,出现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SNG)、煤化工(醇醚燃料)等各种方案。比较起来,煤制气是其中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它具有几大明显的优势。

首先是清洁。煤制气可以使煤炭清洁利用成为现实。其过程中的耗水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在各种煤化工中处于低端。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集中生产,非常便于集中捕获封存或加以利用,从而解决二氧化碳分散排放时不便捕捉的难题。其产品天然气本身就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过程中几乎不排放有害气体。

其次是高效。由于比较陈旧的能源转换和使用方式,目前我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比较低,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6-8倍。我国提高能效的空间非常大,有专家预计,通过降低单位GDP能耗,完全可以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使GDP翻一番。利用集成方式发展煤制天然气,对煤炭的转化利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极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使用效率。集成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既可用作生产过程中制氢的能量来源,也可在终端集成使用;在终端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使用方式,集成气、水、电、热等管网,将不同品位的热能充分利用,从而使全生命周期的能效达到80%以上。

再次是便捷。我国煤炭产区主要位于山西、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区,而能源消耗主要在东南沿海等经济活跃地区,产需的不平衡造成煤炭资源异地“大搬家”。前不久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让人们意识到了煤炭运输带来的困扰,其实这一情况早已存在并愈演愈烈,却一直没有好的应对之策。如果发展煤制天然气,可以将西部丰饶的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天然气,并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到消费区域。改地面运输煤炭为地下输送气体,将使煤炭远距离运输带来的交通难题迎刃而解。

此外,煤制天然气的使用方式多样,不但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用和民用,而且对于发电和交通这两个我国最大的用能领域,将起到非常好的替代作用。我国目前直接燃煤发电占很大比例,改用天然气发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效。交通则是未来增长最快的用能领域,急速增长的汽车如果都用石油作为燃料,不仅将造成石油供应紧张,而且温室气体排放也难以承受。用液化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相比石油而言,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等优点。煤制天然气完全可以作为汽车用气的重要来源。

目前,煤制天然气在技术上相对成熟,国内一些企业已涉水煤制天然气领域。期待这一产业引起更多关注,并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更多支持,促进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使煤炭这一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能源,褪下“黑色”的外衣,换上洁净的衣衫,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煤制天然气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