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气候变化需未雨绸缪

2010-08-25 13:05:36 联合早报

巴基斯坦遭遇洪水肆虐,几近一个月,全国约五分之一土地被淹没,受灾人口多达2000万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亲自视察灾情后,将其严重性比拟为“慢动作的南亚大海啸”。但是南亚次大陆民众并非洪水的唯一受害者,东亚的中国和朝鲜,自上周四以来也因边界的鸭绿江大洪水,至今已经有20余万人受灾,水患程度为60年来第二大。朝鲜甚至得出动军队协助5000多人紧急撤离。

科学家对于巴基斯坦洪水的原因仍然莫衷一是。人为因素首先难辞其咎,巴国因人口增长压力而大肆砍伐树林,让更多泥沙堵塞河道,是大水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大自然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一是喜马拉雅冰川因气候暖化加速溶解,把大量淡水倾泻入泥沙郁积的印度河;二是印度洋气温的上升,导致季候风带来异常超大的雨量。尤有甚者,根据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类似的暴雨洪灾或将成为常态。

虽然人类行为是否直接造成全球暖化,还有待完整全面的证明,暖化现象本身却几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宇航局对地球气温的分析,在过去15年里有12年是历史上最热的年份,2009年是全球第二热的一年,南半球更是最热的一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预测,到了2100年,因气候暖化,全球海平面温度将增加1.1至1.6摄氏度;海平面也将上升18至59公分。这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安全,都将造成严峻的后果。

作为一个岛国,新加坡必须密切关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大趋势。对于本地今年以来几次暴雨后的淹水和树倒现象,环境局表示,虽然本地天气容易受大规模气象,如区域风暴、台风、太平洋海域形成的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干扰,但同时也会受本地上空出现的短暂且小规模气象,如对流性雷雨、苏门答腊风飑等的影响。此外,尽管新加坡气温自1970年代以来,每10年增加了0.25摄氏度,海平面在过去15至17年间,每年平均增加了3毫米,环境局至今也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和研究,把近期的暴雨与全球气候变化挂钩。

与巴国、中国和朝鲜的水患相比,新加坡的淹水问题自然是小巫见大巫。然而淹水问题对民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却是“明确而实在的”,且不论至今的水患能否防范得更理想,在全球暖化的大背景下,以及本地气温和海平面变化等蛛丝马迹,今后发生暴雨和因之引发的水患、树倒的概率,可以预见将更为频发。因此,政府要如何减轻乃至避免淹水对居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民众又该如何应变自保,势必会成为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公共议题。

“人定胜天”,普遍被理解为人力能够战胜自然,这显然不符合传统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天人合一”精神。更为贴近的理解,应该是指在从事任何事业时,人谋有时比天命更加重要。既然气候暖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如气候极端多变带来的豪雨或干旱现象、海岸更易被侵蚀、疾病更容易散播)日益频密,地窄人稠的新加坡更需要未雨绸缪。要完全杜绝极端气候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冲击并不容易,要降低其灾害却并非不可能。但是这也意味着如何计算出成本和风险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土地稀少珍贵的小岛,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获得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各界周详的讨论,以凝聚行动所需的最大共识。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气候变化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