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玉米喂汽车乃短视之举

2010-08-20 10:26:09 东北新闻网

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会长赵友山昨天向记者透露,石油委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京华时报》8月10日)

玉米喂汽车早在几年前就发生了。只不过,此次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大量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扬,才引起石油委的“公车上书”,吁请国家叫停主米制汽油项目。

从玉米制汽油的成长史来讲,我国起初是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2004年开始在黑龙江等省,推广使用玉米制汽油试点项目。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包括每吨1880的公共财政补贴,以及免除一切税收)全国有不少地方,积极创造条件,大上快上,到现在已出现严重失控现象。

从制作成本和使用效率来讲,玉米制汽油得不偿失。在成本上,目前市场上的玉米每吨价格约在1900元-2000元之间,按生产一吨车用乙醇消耗3.3吨玉米计算,每吨乙醇仅玉米的成本就高达6270元-6600元,若再加上其它成本,每吨乙醇的成本最少为8000元-9000元。而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两吨成品汽油或是柴油。从使用效率上来看,目前,车用乙醇汽油的消耗量远高于普通汽油,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现象。而一辆车用乙醇汽油的汽车,一年所需的费用比使用普通汽油的高1500元左右。

显然,倘若再任其发展,不仅会出现汽油与人争食,浪费公共政策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西南三省区持续干旱,北方地区连续降雪降雨,南北部分地区又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已影响到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从而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正如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所言,“饿着肚皮开汽车,绝非中国百姓期盼的现代化;如果靠玉米解决能源问题,将会是一场灾难。”

其实,玉米喂汽车是短视之举,早在2006年已达成国家层面的共识。国家近3年内连续5次发布关于燃料乙醇项目调整或限制盲目扩张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先是,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还要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此外,国家还制定了《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支持用木薯、甜高粱、秸秆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项目。紧接着,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一份紧急文件,文件指出,不再建设新的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然而,令人忧虑和不安的是,尽管国家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并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定和监管制度,但是,燃料乙醇生产的定点与非定点企业,依然我行我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好在此次上书,已引起国家总理温家宝的高度重视,并责成国家发改委制定相应对策。有鉴于此,我觉得,国家必须出“狠招”,来破解汽油与人争玉米现象,譬如,提高企业资质门槛;大幅度削减乙醇生产数量;关停不符合条件的燃料乙醇企业。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玉米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