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邀请,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诺普罗迪出席了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粮食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普罗迪指出,目前人类面临最尖锐的危机是金融危机,最可怕的危机是粮食危机,最令人警醒的危机是气候变化。这三个危机互相紧密联系。现在地球每天要增长22万人,2050年全球人口将突破90亿。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对粮食的更高需求,随着贸易的开放,区域性的粮食生产竞争将进一步凸显当前面临的粮食危机。
政策引导
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也使人类对水和粮食的需求剧增。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丢失越来越多的粮田,而水资源紧缺加剧了粮食危机。普罗迪指出,在水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不应该把有限的水资源用于生产经济作物的粮食生产上,而应该更多用在真正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粮食生产上。现在人们面临粮食和燃料的竞争问题,进一步说就是用于燃料的经济农作物和用于生存的农作物的竞争。
普罗迪指出,粮食安全还与政府管理有密切联系。服务、基础设施、交通等等,都成了人类开发新农田的障碍。粮食需要增加产量,特别要增加现有农田的产量。为此人们只能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全球对农业的研发对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业科学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印度、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人们觉得很难改变全球粮食生产递减的状态。众所周知,欧盟从纯粮食出口状态变成纯进口的状态。这是由于人们太注重生物燃料的生产,把大量的农田用来生产经济作物。如果欧盟的这种状况得不到改观,粮食会日益减少,最终会酿成严重的粮食问题。当然在粮食发展方面面临这个问题的不仅是欧盟,美国也一样,现在很多国家出台了粮食安全政策,特别是在非洲。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政策和市场的调节,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帮助贫穷国家发展。
粮食供求平衡
近年来,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发展中国家占了全球进口粮食的1/3,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已发出警告,世界粮食安全是虚假的,因为目前的粮价相对低,但人们生产粮食的投入非常高,即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如果粮食危机加剧,其程度将远远超出每个人的想像。
普罗迪指出,金融危机对于粮食的供求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种植、投资和贸易方面。世界上贫穷的国家因无法获得足够的信用来购买粮食,而比较大的粮食出口国也因为缺乏资金难以获利。粮食市场波动性很强,很难预测,现在很多国家选择易货贸易或者货物交换来进行粮食贸易。
如果说世界的粮食供求还相对平衡的话,那是因为目前还有大约10亿饥民没有钱买粮食。如果他们有钱购买粮食,全球的粮食供应就会出现紧张,粮价就会迅速上升,这对于世界上六七十个粮食进口国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脆弱的粮食平衡,人类不能无动于衷。到2050年,地球预计新增30亿人口,其中2/3生活在亚洲和非洲,有8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超过47亿,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
环境影响
普罗迪指出,环境安全也能影响粮食安全,因为没有足够的清洁水、肥沃的土地或者适当的天气,就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同样,人们不能有效应对环境退化,就会影响农业的未来。所以,需要特别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农业的影响。我们正在探索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农业做法,这样的努力一定要继续下去。科学家们正在改善光合作用的效率,生物技术可以使盐碱地长出作物,还可以利用肥力不够的农田。
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农业耕作占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25%,还有50%的甲烷排放也是由于农业生产引起的,化肥的使用占到了大气中一氧化碳75%的排放,人类必须对此采取措施。
气候变化使企业和社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造成发展中国家大量的饥饿人群和移民。人们有必要改变现有的农业政策,让农业生产力更好地发挥出来,保证粮食供应,帮助世界上粮食短缺的国家。这就要求农业政策进行改革,特别是减缓湿地气候变化。南半球国家有必要引入土地改革,让穷人获得更多土地。有必要采取更多的环境政策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应对气候变化。
充分利用市场与贸易保护
可以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是两极化。有人认为,它会带来人类的解放,让人们有更多的产品进行消费和享受,如果限制市场准入,就会导致市场的失灵。也有人认为,全球化减少了就业机会,而全球化的赢家是那些企业、投机人,这也显示出危机治理的困难。
普罗迪并不认为在全球市场体系当中,对于物质的追求会产生一个理想的社会,会带来理想的成果。他支持市场全球化,在他看来一个有效的市场会推动发展,自由贸易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件好事。应鼓励人们追求利润,同时要保证把追求利润的行动赋予人道的色彩,也就是要更好帮助那些竞争能力不强、比较边缘化、脆弱的群体或者国家。人们需要在国际贸易当中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对待,比如允许他们短期进行贸易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追赶上那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有权利而且有这样的机会来保护自己,免受粮食进口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个问题是多哈回合谈判的焦点,并最终导致谈判的失败,短期看来,恢复多哈回合谈判比较困难。
普罗迪指出,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各自的不同情况使他们根本无法充分利用自由化的市场。人们可以看到,国际谈判中权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自由调整市场获得很多的收益。发达国家有能力进行调整,应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波动,而发展中国家能力有限,不得不接受很多苛刻的条件才能进入世贸组织的框架当中。
世界面临着粮食紧缺问题。对于粮食出口国,他们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而粮食进口国会存在更多的竞争。因此,人们会看到不同类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生产大宗农产品的国家会拒绝出口,或者设立一些出口的限制,或者直接开展物物交换,而不是现在的这种贸易。易货交易会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和粮食储备,同时也会限制竞争、并导致粮价上涨,这种情况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国际社会应高度重视,共同采取措施,尤其是发达国家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现有耕地产量,重视农业科技,探索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改善资源效率;必须停止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的竞争,把保证粮食供应放在第一位,采取激励措施抑制这种非粮食性的生产;必须保护并开拓更多的耕地,控制城市化进程对农田的占有;必须更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用最少的水种出最好的粮食;在国际贸易中应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公平性,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照顾,使它们免受粮食进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改变现有农业政策,让农业生产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各国国内的粮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