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批权被收至国家发改委——大快干上的煤制天然气终于收到了第一份“紧箍咒”, 这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从去年审批第一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始,这股热潮就未曾消退过。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出台了一份《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对于已经备案和核准的项目,各地发展改革委应进行认真筛选和清理,对不具备资源、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
并且,在通知的原文台头部分明确注明“大唐、中电投、华能、国开投、神华、中煤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总公司”,几乎把所有正在做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大公司都囊括其中。
“在这之前,没出台过任何关于煤制天然气的规定。”作为专业的煤化工咨询机构,亚化咨询一直在关注煤制天然气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这份通知是煤制天然气行业的第一份规定,于是,业界纷纷猜测,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能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一规定出台,对名单内的这些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政策收紧的背后
这份通知,有人把他定义为一份叫停通知,但更多的人却认为并非如此。
虽然通知中叫停了地方政府的核准或备案,但是,同时又提出“对已经由地方政府备案核准的,并符合发展思路的项目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亚化咨询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出发点是在当前煤制天然气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想收紧项目审批权限,并非有意叫停。”
“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某相关人士提出,既然出台这个文件,说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发现了问题,“比如,一些小企业和与这个行业无关的企业都利用煤制天然气项目来圈煤炭资源,这两年煤制天然气炒得很热,其实技术本身已经很成熟,谁有钱都可以做。然后企业就拿这个项目去跟地方政府要煤炭资源。”
利用煤制天然气项目圈煤炭,或许,有些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此一来,必然会引发行业的混乱。而且,“地方政府没有行业专家,他们所听到的全部来自于企业,企业跟他说项目好,而且也是一项业绩,如此大投资也会对GDP的增长做贡献,于是很容易通过核准,一个项目核准类似的项目就被开了绿灯,现在国家发改委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说要收回重审。如果100个项目中99个都好那就没问题,可以继续做;如果99个都不好,就可以趁这个机会整顿一翻。”上述人士表示。
而中海油新能源首席科学家肖钢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应该是收紧政策,规范行业发展,现在国家对管网和气源点的布局都没有整体的规划,如果企业都按自己的意愿选点,毕竟管网和资源都有限,哪是动脉,哪是静脉,怎么走,没有规划的前提下就把气都生产出来了,会很混乱。”
毕竟,“国家在煤化工产业政策上不明晰,有人做煤制油,有人做煤制气,随便选一条路线并非就是最佳的,市场是否卖出去,而且不能确定哪个点是转折点,突然就亏损了,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而国家发展改革委是权威部门,可以拿到全国的数据,所以必须由其主导,摸清家底后做出最合理的布局。当前所有的审批权全归国家发改委是正确的,可能随着行业的成熟,也会慢慢下放给地方,但现在由地方来做还不合适。”肖钢说。
近两年,大约有30个项目是有据可查的,有的提出已经奠基,有的提出已经选好场地,有的提出已经签署战略协议,等等。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的只有3个:大唐克旗、大唐阜新和内蒙古汇能。甚至连神华鄂尔多斯、庆华伊犁、中电投与新汶伊犁项目等都未到审批阶段。
仅3个项目获批,就有30余个项目在前期运作,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所表述的那样,“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示范工作,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但是,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激发了各地投资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热情。”
传递了什么信号?
采访中,大唐和中海油均表示很乐观,“通知规范的是那些有问题的项目,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资金、技术、资源的要求设置的,所以规范其他项目的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利好。不过,所有条款对我们都是适用的,必须遵守。”
而地方的小项目受影响最大,审批将变得愈发渺茫,但是好在项目均处于立项阶段,或者刚刚审批还未开工建设,不会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通知下放的时间点很好,正是萌芽期。”肖钢说。
很多企业坚持认为,煤制天然气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投资,不需要小企业来搅局,大企业才更有优势。比如,管网问题。亚化咨询认为,除了个别项目通过自建管道外,其他大部分项目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与现有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衔接。现有的国家天然气主干管网,主要是“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分别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公司独家运营。国家主管部门应该从“量”和“价”两方面考虑,协调入管网,使其能顺利进入市场销售,也能从未来天然气价格上升中获益。如果是地方小企业则协调起来会更难。
并且,对于煤制天然气的前景,业界非常看好。
7月20日,《能源》杂志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十二五”末中国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将从目前的3%上升到8.3%,煤炭从70%降低到到63%。资料显示,2020年国内天然气年消费量可望达到3000亿—4000亿立方米,年供需缺口将达到2000亿—3000亿立方米。
可见,天然气有很大缺口,我国常规天然气还远远不够,而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煤层气和页岩气也均未成规模,所以,煤制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必定有其生存的空间。
这一次,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了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源消耗、环境容量、天然气管网、区域市场容量等配套条件,合理布局煤制天然气气源点,优先安排煤炭调出区煤制天然气项目;鼓励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国产化设备项目;鼓励节能节水降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煤、电、气、化多联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与天然气管道规划衔接,落实外输通道和天然气销售市场,大力开发和推广天然气终端高效利用方式。
至少,这个思路代表着一种倾向:煤制天然气要整体规划,而被规划则说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由此,行业才更有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