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
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能源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发布会透露,截至3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7.2%、43.4%,合计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机(14.5亿千瓦),今后也将成为常态。”潘慧敏说。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462万千瓦。截至3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35亿千瓦,同比增长17.2%。2025年一季度,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3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3%。
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5971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3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3631万千瓦。截至3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4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2025年一季度,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3.6%。
此外,一季度我国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能源价格稳中有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9%,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投资快速增长。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1-2月、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和4.8%。报告指出,闰年因素以及气温偏暖是1-2月电力消费低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邢翼腾表示,当前部分传统行业需求不足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换挡叠加,也是影响用电量增速的一个因素。据有关数据,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9%,全国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6%,扣除闰年因素以后日均同比增长1.7%,低于2024年一季度、四季度日均同比增速。
“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关行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远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这也彰显了我国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邢翼腾说。
据悉,一季度,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7%,全国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42.3%。
“目前,新兴产业的用电量增长还无法完全抵消部分传统行业用电量的增速下降,这就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所放缓。”邢翼腾表示,当前国内新兴产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也充分显示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劲内生动力,充分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每年的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都是对能源电力行业保供能力的一项大考。
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经受住了夏季高温、冬季寒潮等多重考验,28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打赢了电力保供攻坚战。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夏的重要时节。张星表示,今年以来,电力消费持续增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着一定压力。
“综合研判,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主要是华东、华中、西南区域的部分省份。如果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张星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常态供应有弹性、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极端情况应对有成效”为目标,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多措并举,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