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型数字电力设备作为核心设备广泛应用。然而,这些设备种类多、总量大、增长快,对这些设备的基础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智库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建翔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电力设备检验检测行业正突破传统质检模式的技术边界,深度融入设备研发、生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场前景广阔。
行业咨询机构观研天下2025年发布的《中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2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电力一次设备检测服务市场规模17.63亿元,2024年增至19.44亿元;关系到城市电网运行的电力电缆设备及变电设备检测服务,2023年市场规模为12.2亿元,2024年增至13.1亿元。
2024年底,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家新型电力系统数字传感及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粤港澳大湾区。该中心是我国首个获批的专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设备的国家级质检中心,面向全国市场,作为第三方机构提供公开、独立的质量检测服务。该中心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动,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带电检测与故障诊断评估已成为构建强韧性、高可靠城市电网不可或缺的环节。《报告》显示,应用在重大活动电力保障和重要客户运维中的带电状态检测与诊断评估技术服务,2023年市场规模为1.5亿元,2024年增至2.8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4亿元。
王建翔预测,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将大幅加快带电检测技术的推广步伐,推动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向“新”向“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