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煤价延续跌势,下游终端刚需采购,整体需求有限;外购价下调,客户观望增多,站台贸易商采购谨慎,煤矿拉运车辆减少。随着气温回升和新能源发电量增加,下游电厂日耗明显回落,对市场煤采购意愿偏低,多以刚性需求为主。非电行业用户采购策略更趋谨慎,整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在大秦线春季检修期间,煤炭供应阶段性收紧的情况下,港口去库进程依然缓慢,环渤海八港合计存煤甚至较检修前增加了52万吨;虽然有长时间封航的因素,但也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的无奈。从供应端看,虽然大秦线持续25天的检修,造成铁路发运量减少;但环渤海港口库存高企,资源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优质煤种上。本周,低硫优质煤炭报价继续坚挺,而部分混配煤则降价促销。需求侧主要呈现三个特点:首先,电厂部分机组检修,沿海电厂日耗回落至170万吨左右的低位,库存继续处于历史同期高位,补库需求微弱;其次,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上升,挤压了煤电空间;再次,受宏观经济影响,非电行业需求释放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生产活动趋于谨慎,很多企业以销定产,减少亏损,原料采购也是按需少量采购。
市场并非完全悲观,“迎峰度夏”之前,煤价仍有止跌企稳可能。首先,非电行业不振的情况下,市场止跌反弹主要“靠天吃饭”,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下游电厂需要积极备货,迎战用电高峰,高日耗将成为启动市场的主要因素;其次,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复苏进度值得期待,以及陆续落地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工业用电需求的拉动。五月份,若大量非电行业加快复苏,对煤炭需求仍有增加可能;再次,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对进口煤成本的影响。需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进口煤成本的影响。
尽管市场煤价格低于长协,但后期电厂发电情况暂不明朗,大部分电厂的采购行为仍以满足刚性需求并压低价格为主。对于后市预期,目前的市场供需关系依然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短期市场大概率会维持稳中缓慢下行的运行态势。但后期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加快释放,叠加入夏之前,电厂积极备煤,煤价不会无休止的下跌,依然存在止跌反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