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ºC的矿热炉内还原的金属硅一季度产值破亿,以新材料赋能产业发展;双电层电容器兼具“储能”“调频”双功能,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一年出栏15万只肉羊,饲料新配方激发养殖活力……
4月23日,记者参加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强信心 看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前往甘肃省武威市,深入实地体会武威市以创新为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感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落地生根的蓬勃生机。
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甘肃中超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滚槽封口机,将已经入壳的电芯进行封口,这是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制造的工序之一。
“作为国内超级电容器的专业生产企业,公司已成功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该公司总经理张德瑜告诉记者,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已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太阳能、港口机械等科技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不仅仅是起到储存能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保障质量。”张德瑜说。换言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重点不在于调峰(调节用电高峰),而在于调频(保持系统频率稳定),解决了受自然因素影响高压线易跳闸的“卡脖子”问题,填补了西北高端储能产业空白,助力西北地区风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2亿元,税收达3000万元。”张德瑜说,该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9月完成投产,在古浪县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稳步向达产阶段迈进,对古浪县新能源产业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产品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配方带来养殖新动能。走进甘肃健农福欣农牧有限公司,记者透过实时监控看到一幅现代化育肥羊养殖基地全景。
据了解,甘肃健农福欣农牧有限公司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主要从事育肥羊养殖工作,以“甘肃健农福欣农牧有限公司年出栏15万只育肥羊现代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为牵引,已有武威和生源饲料、武威益农生物科技两家延链补链企业,形成从饲料研发、加工到羊群养殖、防疫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
“养殖基地依托武威和生源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混合日粮,将反刍饲料制成颗粒料直接投喂,使饲料的营养配比更加精细化,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羊肉的品质。”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强文军告诉记者,养殖基地还安装了自动化饲料投喂设备与节水设备,实现饲喂机械化和自动化,将出水流量和水温调节至最合适的状态,定量、定时给水,使得冬季水温不低于8℃,杜绝“长流水”等供水模式,实现了育肥羊养殖工作的自动化和精细化,进一步激发养殖活力。
目前,养殖基地内现存栏肉羊22800只,“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形成育肥羊存栏8万只,年出栏15万只的肉羊养殖基地,年利润达到2800万元以上。”强文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