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能源大动脉的贯通,将助力新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这是新疆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达坂城旷野矗立的第一批风车,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绵延百里的光伏蓝海;从“疆电外送”初期的艰难破冰,到如今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70载风云激荡,新疆用转动的风机叶片丈量着中国能源革命的跨度,用光伏矩阵的星火点亮了西电东送的壮阔征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片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能源沃土,正以更清洁、高效的方式,为美丽中国注入澎湃动力。
“风光”崛起
4月10日,中广核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新疆重点推进的“新能源+”项目,该项目将与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协同发力,推动阿勒泰地区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当前,新疆正以“2025年新增并网3000万千瓦风电”为目标,不断刷新新能源开发纪录。
新疆拥有十大风区和五大光区,风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早在1985年,新疆风电产业就已经开始了探索。1989年,新疆达坂城矗立起13台从丹麦进口的150千瓦风电机组,这座容量2050千瓦的风电场,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场,为中国风电行业埋下了一粒“种子”。
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10年以来,按照国家相关部署,新疆加快规划布局建成了一大批风电、光伏项目及大型风电基地、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并通过一批“疆电外送”工程的建成投运,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全面提速,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新阶段。
进入新时代,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开启“追风逐日”的新型电力模式,新能源产业“风光”正好。
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比“十四五”初增长2.8倍。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尼勒克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首期建成投产,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若羌400万千瓦沙漠光伏单体项目成功并网……在茫茫沙海中,一个个新能源“绿洲”拔地而起,大漠戈壁正加速变身绿电“蓝海”。
储能突围
4月2日,随着华电凯升木垒雀仁光伏储能一站并网投运,新疆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09.7万千瓦/ 3371.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储能项目是新能源必不可少的“蓄水池”,也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趋势下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疆新型储能发展持续按下“加速键”。
在库车市,中国最大规模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库车2万吨/年绿氢示范项目2023年投产,利用光伏电解水制氢,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相当于植树30万棵。
位于天山深处的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去年全面投产发电。该电站能够发挥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相、储能、旋转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有效缓解电网顶峰保供压力,为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提供稳定动能。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新疆共建成新型储能电站218座,涵盖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飞轮、超级电容等多种类型。通过多种储能齐发力,新疆把清洁能源大规模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能。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利用率提升3.6%。
“当前,新疆储能发展呈现规模化、市场化、多元化特点,能较好适应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昌陵说。预计到今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
绿电外送
今年一季度,新疆外送电量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占比24%。这一数据背后,是“疆电外送”通道的持续扩容。目前,新疆已建成“两交两直”4条外送通道,外送范围从最初的7个省区市扩展到22个省区市。
“以彼之余,补此不足”,是古人调节资源的智慧。“疆电外送”也同此理,是一场省际间的互利互济。
新疆的绿电正重塑全国能源版图。截至去年底,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86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占比近三成。累计外送电量相当于就地转化标准煤26015万吨,为受端省份减排二氧化碳70241万吨、二氧化硫221万吨。
在疆内,新能源产业催生新经济生态——哈密市有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足,动能强劲。乌鲁木齐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为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绿电供应保障,正加快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依托强劲电力,克拉玛依市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基地,占全国总渲染算力的70%……
站在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新起点,新疆谋划新能源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持续塑造新优势;持续推进以“沙戈荒”为重点的风光基地建设,系统谋划新增输电通道,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外送消纳能力;加快高载能产业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大力实施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智算中心集聚区建设,探索开展算电协同试点,打造全绿电、低电价园区,吸引算力企业在疆集聚,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
戈壁长风起,绿电向未来。新疆正以“风光”为笔,在新时代能源革命答卷上书写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