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一季度经济韧性凸显 金融多举措力促银发经济发展

2025-04-17 16:31:24 5e

4月16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办“202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会上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专家周景彤就一季度经济表现及金融支持路径做出深度解析。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经济运行呈现三大显著特征。

金融支持实体效能持续显现。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9.7万亿元,3月单月增量创年内新高。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结构优化,普惠小微、制造业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水平。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3月新发企业贷款和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3%、3.1%,较上年同期下降45和60个基点。

资本市场呈现结构性亮点。债券市场发行量同比激增18.6%至23.5万亿元,科创50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初以来分别上涨6.2%和15.1%,显著跑赢全球主要股指。人民币汇率在7.2%-7.34%区间波动,展现较强韧性。房地产市场显现筑底回升迹象,百城住宅价格连续17个月环比微涨,土地溢价率同比提升8.32个百分点。

针对复杂外部环境,周景彤提出"四个瞄准"应对策略:通过适时降准降息对冲外部冲击;运用外汇衍生工具防范跨境资本波动;设立外贸专项补偿基金应对关税战;创新结构性工具支持科创、绿色及消费领域。特别强调需创设房地产政策工具促进存量消化,探索消费贷再贷款机制激活内需。

在养老金融领域,专家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但当前养老产业贷款规模仅千亿元级别,与万亿市场潜力严重不匹配。建议商业银行构建"全生命周期+场景化"服务体系,创新养老设施建设专项债、政银担联动等融资模式,同时优化线下适老化网点布局,打造"金融+康养"生态闭环。

"发展养老金融既是社会责任更是战略机遇。"周景彤强调,金融机构需加快完善包含养老理财、保险、信托的专属产品矩阵,并深度挖掘银发人群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新型消费需求,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服务可得性,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优养"升级。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经济韧性,金融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