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木、竹子、酒糟、椰子壳,这些来源于大自然的“边角余料”竟能变身为新型储能电池生产的原材料?这个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电池技术已经被证实。4月15日,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生物质电池生产线项目在成都落地入园。
由国瑞惠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的“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开辟了电池行业新的技术路线,采用来自大自然的物质加工成纳米炭,运用多项专利技术成功制造出新型的生物质电池,从而构建了一条低碳产业生态系统。
由于这种生物质电池属于电容性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电化学反应,适用于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宽温环境。技术团队经过近二十年潜心研究及场景应用跟踪测试。其安全性、环保性、宽温性、耐久性、经济性等特点突出,创出了一条全产业链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
据技术团队专家介绍,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以来自大自然的生物质原材料制备纳米炭的技术路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能满足光伏项目发电、风力发电、工业园区调峰储能、住宅小区调峰储能等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必须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储能技术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安全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储能时长问题以及使用经济性问题等,极大地制约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能源分会会长崔琳表示,无极双碳生物质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更广泛的电池应用市场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