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如何?“十五五”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从何处发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4月9日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2024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回顾“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情况,对“十五五”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建议。
2025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全国累计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全国铁路煤炭运输完成28.2亿吨,同比增长2.5%。截至2024年底,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存煤6800万吨,同比增长14%;火电厂存煤约2.3亿吨,同比增长12.2%,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总体相对平稳。煤炭市场供需略显宽松态势,这主要和新能源发电保持较高增速有关。”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将拉动能源需求适度增加。
《报告》指出,从主要耗煤行业看,电煤消费将保持增长。随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考虑到水电及新能源出力情况等,预计今年煤电发电量增量在1000亿千瓦时左右,拉动煤炭消费需求增长。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煤炭消费稳中略降,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将适度增长。综合分析,2025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
从国内煤炭生产看,我国煤炭生产保障能力较为充足,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先进产能将继续释放,预计2025年国内煤炭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增。
从煤炭进口看,考虑到我国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生产供应情况及国际市场价格因素,预计2025年进口煤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综合研判,今年煤炭产量、消费量有望保持增长态势,煤炭进口仍将处于高位,加之当前全社会存煤水平较高,全年煤炭市场供需将呈现相对平衡并向宽松转变的运行态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供需朝宽松方向转变之际,煤炭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2.2%,亏损企业数量达2175家,行业亏损面为42.0%。
“在煤炭市场下行时,当现货价格低于长协合同价格,可能会影响合同履约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表示,煤炭长协合同制度在推动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规范数据报送,严格奖惩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和行业自律,进一步提高长协合同履约率。
对此,张宏指出,要坚持市场导向,提高煤炭行业发展质量,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建立上下游行业企业合作共赢机制。同时,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工业原料转变。
煤炭消费峰值平台期也是转型关键期
按照“双碳”目标,我国将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碳达峰。在此背景下,煤炭消费总量何时达到峰值?煤炭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宏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煤炭消费总量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较快增长后,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放缓,并将在“十五五”时期达到峰值平台期。
“结合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预计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在2028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张宏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达到峰值以后形成‘拐点’进而下降,而是在这个平台期之内,比如说5年至10年,还会有小幅波动,可能增长,也可能回落。”
张宏认为,“十五五”时期乃至“十六五”时期将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关键期。应该抓住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这一过程,力推行业转型,从扩规模、增量发展转向稳规模、零增量甚至减量发展。在此过程中,煤炭行业发展方式、思路和路径都将面临转型、提质和升级。
《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也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例如,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有待统筹优化;长距离大运量跨区域运输需求对煤炭供应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保障全国煤炭供需平衡的压力加大;持续高强度、满负荷生产,部分大型煤炭矿区可采储量下降、服务年限缩短,生产接续问题亟待解决;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王丹识透露,该协会近期已启动“十五五”时期煤炭行业规划发展相关课题研究。他表示,煤炭企业正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并取得实际成效。另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煤炭行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乃至新能源汽车等方面都有所布局。
如何推动煤炭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报告》建议,要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控制总量和安全保障、统筹规划和重点布局、清洁高效和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五大相结合”原则,在提高矿区地质保障程度、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等方面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