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煤遭双重暴击跌下神坛
大秦线检修5天让港口日均甩掉15万吨库存,秦港库存量终于从连续50余天的"超长待机"模式回归到660万吨。不过这场"减肥计划"还任重道远,预计要到下旬才能看见"马甲线"。
当前的市场堪称"冰火两重天":低卡煤因"货源紧缺"成了香饽饽,高卡煤却沦为"滞销款",只能打折促销。有意思的是,进口煤因关税和国际运费暴涨双重暴击,瞬间从"海归精英"变成"过气网红",让国产煤重新站上C位。
虽然四月天里电厂机组集体"躺平检修",但非电行业突然支棱起来当起了"接盘侠",让日耗量保持着"假装没掉队"的倔强。贸易商们手握"涨价剧本",但港口库存这个"重量级配角"又死死拽着煤价不让放飞自我。这场"淡季不淡"的煤炭大戏,且看各位玩家如何在这微妙的平衡木上走出魔鬼步伐。(今日煤炭数据网)
关税风云:煤炭市场的“爱情买卖”
2025年的春天,中美两位“前任”在贸易战场上互甩“分手费”——中国对美国煤炭加征18%关税,美国则对中国商品祭出67%的“天价套餐”。这场看似与煤炭无关的“爱情买卖”,实则让煤老板们集体上演了一出《备胎的自我修养》。
剧情梗概:美国炼焦煤原本是中国钢铁厂的“白月光”,但关税一加,到岸成本瞬间涨出150元/吨,相当于约会时突然要求AA制还要自带红酒。钢铁厂老板们一拍大腿:“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转头牵起俄罗斯和蒙古煤的手:“你家煤不仅便宜,通关还不用排队扫码!”
黑色幽默:煤炭市场的“反脆弱”经济学
关税大战看似刀光剑影,实则给中国煤炭行业上了三堂“反脆弱”公开课:
第一课:供应链的“备胎管理学”
俄罗斯煤:“以前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我是你高攀不起!”(2025年对华供应恢复至1亿吨)
蒙古煤:“中蒙通关效率提升,快过你双十一快递!”
国产煤:“感谢关税,让我从‘土味小伙’晋级‘国民老公’!”
第二课:价格战的“躺赢哲学”
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跌至690元/吨,网友调侃:“这价格配上长协价,简直是煤价界的拼多多!”
煤老板们淡定表示:“跌到成本线?正好让新疆煤退出群聊,我们继续‘控量保价’!”
第三课:政策市的“魔幻现实主义”
行业协会倡议“以需定产”,被网友解读为:“翻译成人话就是——都别卷了,一起躺!”
分析师神总结:“煤价跌破长协价?别慌!这叫‘以退为进’,等经济回暖,煤价能反弹得比国足进世界杯还快!”
未来展望:煤老板的“逆袭剧本”
展望后市,煤炭江湖或将上演以下桥段:
“俄蒙CP”持续发糖:预计2025年蒙俄煤炭进口占比突破95%,网友建议:“建议中俄蒙合拍《煤炭合伙人》,票房预定!”
“煤电联营”成新顶流:神华、陕煤等高分红企业被股民封为“股息界李佳琦”:“买它!买它!买它!”
“非电需求”暗中蓄力:化工、建材行业默默囤煤:“等地产回暖,我们就是煤价起飞的第一阵风!”
终极预言:
某匿名煤老板透露:“等美国煤商哭晕在厕所,我们就去抄底他们的矿!这叫‘关税复仇者联盟’!”
结语:
中美关税大战,看似让煤炭市场经历了一场“中年危机”,实则激活了它的“第二春”。从“进口依赖”到“国产崛起”,从“价格战”到“躺赢学”,煤炭行业用实力证明:只要备胎够多,套路够深,再大的关税也能变成“真香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