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升,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江畔冰雪消融,水杉换装、候鸟梳羽,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生态画卷。
“以前巡河、巡田全凭两条腿,一天也跑不了几个片区。现在县里给我们划了责任网格,配了电动车和手机巡护软件,我负责挠力河支流、村东防护林带还有7000多亩耕地,边界清清楚楚。”饶河县大佳河乡大佳河村网格员贺学芬说。
过去,生态巡护管理涉及林业、农业、水务等多个部门,存在职能交叉、资源分散等问题。近年来,饶河县坚持生态保护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整合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管理职能,设立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制”办公室,变多部门“单打独斗”为“一家统一”管理。
“实行‘生态总长制’之前,各级党政负责人既要履行河湖长、林长、田长的职责,又要完成巡河、巡林、巡田任务,分工繁杂且交错,还要跨越不同的区域,很难做到各方兼顾。落到最基层的村一级,各类网格员多达十几人,基层负担较重,综合成本较高。”饶河县“生态总长制”调度指挥中心主任王明宇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2022年4月,饶河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总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级层面整合“三长制”职责任务;2022年12月,当地正式将改革事项命名为“生态总长制”。“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让饶河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亮。”双鸭山市委常委、饶河县委书记姜宇峰表示。
2024年7月,网格员孙秀杰在挠力河湿地巡护时发现有农户违规放牧,涉及80余户近万头牛羊。多次劝离无果后,孙秀杰将问题反馈给“生态总长制”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立即协调县林草、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派出联合执法大队对违规放牧人员进行劝离,同时也为养殖户寻找圈养地和紧急备用的草料,有效保护了挠力河水域的生态环境。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饶河县出台《“生态总长制”工作方案(试行)》,整合“三长”职能,设立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制”办公室,实现人员集约,资源共享。同时,聘用村民担任生态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河湖林田巡护。对于基层网格员,县财政每年投入60余万元用于保障补贴。此外,当地建设“互联网+生态总长制”数字化综合指挥调度平台项目,助力生态巡护更高效、更精准。
“生态总长制”实施以来,饶河县三级总长人数缩减70%,网格员人数缩减50%,综合成本降低70%;依托网格体系和智慧平台收集处理问题信息2.4万余条,高效解决各类生态环境问题200余个。“2024年,全县各级总长综合生态巡查4000余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32次,整治涉农问题80余个、涉河问题134个,处理涉林案件49起。”饶河县委副书记、县长付殿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