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主产地煤炭市场频现新动态,“坑口小幅调涨煤矿对比增加,但是涨势强度不足”,这句市场反馈,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一场围绕煤炭价格的博弈正火热上演 。
在主产地煤炭市场,“坑口小幅调涨煤矿对比增加,但是涨势强度不足” 这一现象愈发明显。今日上午,涨价煤矿数量进一步增多。其中,籽煤和原煤出现零星调涨,面煤涨势逐渐趋缓,甚至部分出现降价情况。当前,煤矿价格涨幅普遍偏小,多集中在 5 - 10 元 / 吨。运输环节中,煤车调配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煤矿,且市场运输以短途拉运为主。清明节临近,终端采购节奏放缓,多维持刚需采购。
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暂停生产,进行整改。尽管处于月初阶段,但因搬家倒面及设备检修的煤矿仍占据一定比例,煤炭产量及市场供应相对减少,煤矿去库压力较小。因此,部分煤矿出现先降后涨的情况,不少煤矿临时停产,价格小幅度上涨也符合市场逻辑。
今日,神华外购价格较上期小涨 9 - 10 元 / 吨,长协价格上调 3 - 9 元 / 吨,这一举措对市场情绪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榆阳部分煤矿随即跟涨 5 - 19 元 / 吨,神木区域煤矿在经历短暂调降并趋稳后,迅速迎来一小波探涨行情。具体来看,神木地区小涨煤矿数量相对增加;府谷个别煤矿单涨 10 元 / 吨;榆阳部分煤矿调涨 5 - 19 元 / 吨;横山地区价格趋稳;内蒙古地区则涨跌互现,波动幅度在 5 - 10 元 / 吨。
然而,从客户派车数量及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市场疲态依旧明显。多方释放的提振信号力度有限,煤炭价格按不同煤种维持小范围震荡,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幅度都受到较大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