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技术转化成清洁能源应用助推器

2025-04-01 08:49:33 内蒙古日报   作者: 王林喜  

“赤峰市机关综合楼7.6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选用梅捷固体储热供暖技术供暖,该技术将夜间低谷时段的廉价电量和弃电进行储热,实现绿电、谷电转化利用和就近消纳。”赤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张松说,“绿电转化形成绿暖,在节约供暖费用的同时,年消纳绿电达796.08万千瓦时,新技术转化成为清洁能源应用助推器。”

在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的进程中,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技术力量,以新能源电力消纳为路径,致力于高压固体储热供热系统研发,直接将10千伏及以上高压接入固体储热设备,就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固体储热既减少了电力损失又降低了高峰时段的电力负荷,从而实现了削峰填谷、调峰扩容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问题,极大拓展了清洁能源应用前景。

“新型储热材料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与应用示范,为推动内蒙古新能源场景应用多元化、提升新能源市场化消纳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胜说,位于赤峰市的内蒙古梅捷新能源节能(储能)设备制造零碳工厂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1.5万台家用储热设备产能,年完成产值3.5亿元以上,增加就业300余人。储热设备广泛应用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为内蒙古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随着新技术转化应用场景多样化,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明显加快,新能源技术革新逐渐成为内蒙古清洁能源应用发展的重要潮流,在新技术支撑下,内蒙古新能源产业链呈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在包头市,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科学院研发团队的天然气掺烧绿氢方案,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实施了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科技示范项目,让用户用上了掺绿氢比例为20%的天然气,创下国内最早实现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并运用于工业供能、实现工业天然气与绿氢最高掺烧比例、2000吨/年的最大绿氢掺烧规模等三个清洁能源利用之“最”,对于推动绿氢大规模消纳和工业减排作出重要示范。

天然气掺烧绿氢应用项目依托当地集风光电、储能装置、制氢站及储氢设施于一体的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工程,该项目年产7800吨的绿氢产能与工业用户需求深度融合。绿氢掺到天然气中并就近用于工业生产,有效改善了工业天然气的燃烧和传热效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推动内蒙古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鄂尔多斯市,国内首个零碳产业园助推新能源产业不断破题,成为当地清洁能源应用的“金字招牌”。全区首家碳中和研究院拔地而起、首家新能源实验中心启动运营、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远景动力电池项目动能强劲,随着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建成投产、蒙西绿电交易试点有序启动……鄂尔多斯市以澎湃动力撬动新能源产业多渠道、多元化布局,新型技术成果转化带动清洁能源应用跃上新台阶。

在创新技术推动下,内蒙古统筹“示范、融合、应用”模式,全方位构筑“风光氢储”全产业链,一批批储热、储能项目的建成和投用,为内蒙古进一步完善绿电消纳机制、优化市场化新能源消纳配置、协调推动盟市间新能源应用合作提供了新的应用管道,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明显增强,集聚与此配套的装备制造业、运维服务业等新能源相关产业形成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能巨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将进一步强化清洁能源的新技术研发,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