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原路局的消息,大秦线将于4月1-30日,展开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每日上午半天安排施工天窗。维修期间,大秦线日发运量将由正常情况下的120万吨降至100万吨。截止目前,环渤海港口库存达到3142万吨的高位,如此高的库存意味着市场上煤炭供应量远远超过了需求量,大量煤炭积压在港口,无法及时消化,给煤价能否持续上涨蒙上一层阴影。
今年,新产能加快释放,使得煤炭供给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一二月份,煤炭产量保持正增长,进口煤也毫不逊色,赶过来凑凑热闹;而需求端却不给力,没有相应的增长来匹配,无论是电厂还是非电需求均无出色表现,造成市场供需失衡状况愈发严重,社会库存大量积累,煤价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受到打压;春节过后,煤价基本保持“跌多涨少”模式。三月份,全国气温逐步回升,供暖需求减少,电煤消费持续下降;地产和基建行业表现一般,非电需求暂无超预期表现,消费总量继续下滑,导致偏高的社会库存难以去化。铁路高位的进车,装船外运的羸弱,造成去库难度较大,整体的供应相对宽松的格局难以打破。预计近期煤价仍延续弱势运行,但在跌破进口煤到岸价之后,国内煤价出现小幅反弹也在意料之内。
尽管一些刺激需求或限制供应的措施先后出台,但受新产能释放、高进口煤、高库存的三方面压力影响,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需要更长时间和更有力的政策手段。宏观经济形势可能会导致煤炭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乏力。例如:电力、钢铁、化工等主要用煤行业的生产规模没有明显扩张,甚至可能因市场和销售环境不佳而有所收缩,对煤炭需求的贡献没有增加,使得救市措施难以通过拉动需求来稳定煤价。煤价暴跌不仅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对整个煤炭圈和运输、贸易、航运等产业链带来冲击。通过调控生产和进口,可以平衡煤炭市场供求关系,避免煤价过度下跌,确保煤炭产运需健康发展,维护煤炭市场的稳定。
本周,煤价先跌后涨,港口市场情绪反弹,贸易商报价略有上探。月底前,下游客户补库需求和招标略有释放;叠加进口煤供应收紧,且发运成本对煤价有支撑,港口市场情绪略有反弹,贸易商报价小幅上探。但市场仍处于供强需弱格局,各环节库存高位运行。预计此轮市场情绪升温,对煤价支撑有限,后期煤价大概率仍有走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