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成功签订中石油某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碳捕集装置核心压缩机组系统方案合同。作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此次签约标志着陕鼓在助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大动能。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成为破解能源行业减排难题的核心路径,通过捕获二氧化碳,并进一步加工利用或者将其永久封存在地质构造中,从而避免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加剧温室效应。
作为国内具有示范效应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工程,该项目将通过100万吨/年的碳捕集规模,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示范。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将节约标煤43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6万吨,而且将打通规模化CCUS产业全流程,实现“减碳”与“增效”的双重突破,加快地区清洁、低碳、可持续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助力电力行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次签约的CCUS项目,陕鼓将充分发挥“1+7”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优势,针对项目特点定制高效节能的碳捕集技术。陕鼓提供的CCUS核心机组系统方案通过全球先进气动计算技术,较传统项目可降低压缩电耗,同时保障捕集率与产品纯度,机组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可得到明显提升。
早在2021年,陕鼓便联合高校及行业企业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聚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资源,协同建设国际领先的“一站式”解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科学问题、工程问题的自主创新平台,共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2023年,其承接的国家能源集团5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超90%,年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450万棵,停开经济型轿车近30万辆,为煤电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打造减碳固碳新样板。该项目更凭借技术创新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以及2023年度国家能源局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陕鼓在碳捕集领域的领先实力。
陕鼓对新质生产力不断追索,持续强化自身在技术研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赋能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陕鼓拥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持续催生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陕鼓创新的大乙烯三机、大空分机组、压气储能、大合成氨三机、大型硝酸机组、大型PTA配套机组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陕鼓轴流压缩机和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目前的销量均居全球第一;创新研制了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AV140轴流压缩机组,创造了全球工业压缩机领域全新高度。攻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关键装备“立式干气密封氦气压缩机研制”,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陕鼓全新型“3H轴流+离心”复合式12万Nm³/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具有级数少、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整机运行效率优、体积和重量降低等显著特点;首创“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入选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项目,并获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
陕鼓绿色技术和方案正在赋能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多年以来,陕鼓能量回收及输出的总功率达25.33GW,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282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64亿吨,为节能减排和社会经济绿色生态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