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临近,但动力煤市场仍未能等来非电需求的释放,叠加高库存和弱预期的影响,导致市场悲观情绪仍在强化,价格跌幅继续扩大。
截至2月24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规格品跌至724元/吨,日环比下跌5元/吨,周环比下跌22元/吨。
港口环节库存压力偏大
CCTD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环渤海主要港口煤炭库存为2956万吨,较往年同期明显偏高;同时从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在3-6月份,由于电煤日耗持续走低,环渤海港口多以累库为主。而在当前下游长协兑现保持高位、库存也同比偏高的背景下,预计上半年淡季港口高库存对价格的消极影响将持续存在。
产地市场下行压力偏大
受进口煤大幅增长冲击,近年港口市场表现明显不及产地,多数时间段内产地对港口能够形成明显的成本支撑。但随着内陆煤炭供给的提升和进口煤的渗透范围进一步扩大,去年四季度以来港口和产地开始出现长时间、大幅度的共振下跌,特别是今年春节后以来,产地市场供给宽松程度不断扩大,销售压力大幅上升之下,坑口价格跌幅明显大于港口市场。CCTD监测数据显示,节后榆林5800、鄂尔多斯5500大卡煤炭价格跌幅达到16.7%、14.3%,明显大于港口5.0%的跌幅,目前不少产地资源集港已经处于有利润的状态。
不过,虽然短期内动力煤市场现实面和预期面双弱的局面难有明显改善,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值得期待。
一是节后电力终端库存持续去化。CCTD监测数据显示,沿海样本终端动力煤库存节后以来持续下降,累计下降4.7%。
二是非电需求将逐渐改善。受复工偏缓和价格持续下跌影响,近期非电需求表现较差,但在基建工程施工开工率上升支撑下,后期非电需求不会更差,只会改善。
三是随着价格全面跌进长协价格区间,以及部分煤矿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预计卖方抵抗情绪将逐渐升温。
四是沿海煤价的先行指标-海运费已经实现连续两周上涨,煤炭市场的交投活跃度也有望逐渐提升。
综合来看,短期动力煤市场仍由利空因素主导,但随着价格逐渐跌进部分买方可接受的心理价位,以及上述一些积极因素的逐渐显现,笔者预计,距离本轮下跌底部已经不远,关注后期需求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