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市场波动不断,动力煤价格的持续下跌,创下四年来的新低。这一波价格下跌的过程,背后是需求疲软和供应增加的双重压力。那么,动力煤市场为啥在春节过后突然下行呢?而煤价为何大幅回落呢?煤价能否跌破700元/吨呢?
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和库存积压,煤炭市场再次爆发价格战。许多煤矿和港口贸易商为争夺有限的订单而攀比降价,导致煤价跌至近四年新低,给煤矿和贸易商带来巨大经营压力。首先,需求疲软,电力行业冬季用煤高峰已经过去大半,但电厂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而有了进口煤这一强援,造成他们在采购煤炭时显得非常谨慎。虽然有些电厂为了调整库存结构,近期释放了一小部分采购需求,但整体来看,对现货的需求并不强劲。再加上天气逐渐回暖,取暖用煤的需求也在减少,煤炭市场的压力依然不小。其次,非电行业复工缓慢,需求偏弱,效益不乐观。由于劳务人员返岗率低,企业开工订单少,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而建筑施工行业的复工进度缓慢,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消费增长乏力,这也让非电企业在采购市场煤时有心无力,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需求量。再次,需求疲软的同时,煤炭的供应却在增加。国内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进口煤炭也维持高位,社会库存高位,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形成,进一步加剧了煤价的下行压力。
去年冬季煤价的明显下跌,已经让市场信心受到打击。节后,随着供应恢复速度加快,市场的看空情绪浓厚。不少贸易商和煤矿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纷纷降价促销;而下游需求的确不给力,好不容易挤出来的一点需求还被进口煤给占领了,造成对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煤价一路狂跌,甚至创下了四年来的新低。上周,港口煤价下跌了20元/吨,造成集港成本明显回落,但需求提升缓慢、港口高库存压力不减,叠加进口煤强势进入国内市场,市场预期不断走弱,贸易商报价持续下跌。
虽然短期内动力煤市场依然面临需求偏弱和供应增加的双重压力,但也不宜过度悲观,未来仍有回暖希望。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需求回升,非电行业的备煤需求有望逐渐回归;叠加煤价跌破成本线,部分用户抄底囤货,促使市场在春季后半程迎来阶段性反弹行情。预计港口煤价跌至700元/吨左右之后,会暂时歇歇脚。若后期煤炭需求跟上,煤价有止跌企稳的希望,若需求跟不上,三月上中旬仍有下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