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2024年度业绩预告进入密集披露期。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风电制造端A股上市公司在2024年盈利能力仍持续承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在风电塔筒、叶片、整机等各环节都有所体现,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连续亏损。不过,在产品迭代创新、供应链成本控制等手段加持之下,多家企业表示,目前价格竞争已趋缓,盈利水平有望迎来拐点,同时国内外风电需求持续提振,今年营收以及利润率或有所好转。
■■ 供应链端盈利压力凸显
历经2024年的高度市场竞争,风电制造端企业盈利水平总体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头部企业维持盈利的同时,一部分企业因成本压力接连亏损。总体看,2024年风电制造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较往年有所下降,仍承受较大压力。
风电叶片龙头企业中材科技在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400.68万元至95014.65万元,尽管实现盈利,但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为57%至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超过78%。就业绩变动原因,该公司称是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下降所致。
国内主要风电整机商之一的电气风电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24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000.00万元至-8600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000.00万元至-88000.00万元。
风电铸件供应商吉鑫科技透露,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13.46万元至3391.8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0416.04万元到9737.67万元,同比降幅达到79.33%至74.17%。
此外,从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企业看,2023年实现盈利的高强度紧固件供应商飞沃科技、塔筒供应商天能重工也在2024年出现亏损,净利润下滑幅度明显。
■■ 精细管理提升竞争力
对于业绩的大幅变动,多家上市公司表示,风机价格走低或是重要因素。飞沃科技称,风电行业国内风机招标价格持续走低,进而将降价压力传导至供应链上游,为保持市场份额及巩固市场占有率,公司采取低价策略致使综合毛利率下降。
电气风电也表示,近年来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行,部分销售订单项目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销售价格下降幅度,亏损情况持续存在。
为控制成本支出,降本增效成为主要“自救”途径。电气风电指出,2024年度公司通过积极推动产品大型化、技术路线调整、供应链降本等方式压降产品成本,对销售订单项目成本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管控,销售订单毛利率有所改善。同期费用率有所下降,与2023年相比已实现大幅减亏。
天顺风能表示,2024年将原陆上塔筒事业部和叶片事业部重整为陆上风能装备事业部,已收缩陆上风电制造业务。飞沃科技则强调,为提升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降低原辅料采购成本、提升生产制造效率等措施,提升产品毛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风电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从近期开标项目情况看,风电整机价格已基本趋于稳定。行业研究机构华创证券数据显示,2月首周陆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为1452元/千瓦,基本扭转大幅下行趋势,从去年下半年起价格已基本持稳。
■■ 拓展海外成创收重点
尽管2024年业绩并不尽如人意,但多数企业逆境中求生存的势头依然强劲。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下,整体看,拓展业务范围、开拓海外市场、加速产品迭代升级都成为各大上市公司扩大营收、改善盈利的重要发力点。
飞沃科技表示,2024年公司为拓展海外市场在越南建设生产基地,第四季度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以来,公司积极筹备越南工厂的建设,越南工厂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产经营,以此逐步扩大海外业务规模,从而提升公司风电紧固件整体盈利水平。
天能重工提出,将持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与海外市场的开拓,从而提升整体毛利率,以及通过对各项成本费用的加强管控,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风电铸锻件制造商通裕重工强调,正积极利用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优势向高端装备制造全面转型,随着全球造船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将推动船用锻件产品市场开拓,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18%,去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吉瓦,同比增长6%。在市场研究机构浙商证券看来,由于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已明确新建海上风电项目应当离岸30千米或水深大于30米,海上风电深远海装机体量有望显著提升,而目前各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规划规模已超100吉瓦。同时,我国“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逐步提速,或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又一重要“战场”。业界普遍认为,国内风电需求或与国外实现共振,海陆风电都有望在2025年迎来装机大年,对企业而言,盈利能力或将得到一定程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