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TOPCon与BC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客观评估两者的性能差异,在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云南楚雄对比实证项目中,在2024年11月1日-2025年1月31日测试期间,晶科N型TOPCon3.0组件凭借其卓越的综合发电性能,实现了平均单瓦发电增益高达7.20%的优异表现。上述显著的性能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核心优势:
1、TOPCon高双面率优势
本次实证进一步凸显了高双面率在地面电站综合发电中的关键作用。晶科TOPCon双玻组件的双面率高达85%,相较于双面率仅为65%左右的BC组件,其双面率优势高达15%~25%。凭借这一优势,晶科TOPCon组件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背面的散射光和反射光,从而为用户带来超出预期的发电增益。在综合考虑架高、安装角度和地面条件等因素后,其额外发电量增益可达3.28%左右。
2、TOPCon优异的弱光性能
晶科TOPCon组件在弱光条件下的表现尤为出色,尤其在阴天、雾霾和多云等低光照环境下,其发电性能显著优于其他组件。在多云和阴雨天气中,TOPCon组件的日发电量比BC组件高出约7%至9%。特别是在11月连续阴雨的天气期间,TOPCon组件的发电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与BC组件相比,单日发电量差距可超过9%。这一优势主要得益于TOPCon组件在低光强和高湿度环境下的卓越稳定性。
3、优异的抗紫外衰减能力
在UVID90 kWh/m²(相当于6倍IEC61215 UV15kWh/m²)测试中,晶科TOPCon组件展现了卓越的抗紫外衰减性能(2%以内)。对于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的云南省而言,这一性能为光伏电站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组件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的稳定发电能力。
一、项目背景
本研究涵盖晶科能源TOPCon 3.0版本组件与其他厂商的BC 2.0版本组件,所有组件均安装于云南楚雄的实证项目基地上,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云南楚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测试期覆盖干湿两季交替,包含连续阴雨(11月平均雨日15天)、多云(12月平均日照4.2h)、晴朗(1月平均日照7.8h)三种典型天气模式,年均太阳辐射量达5800MJ/㎡,紫外线强度超平原地区30%,对于研究不同光伏技术产品的综合发电性能,尤其是在弱光性能、衰减情况等方面具有显著代表意义。
二、组件信息
本次实证选用的两种组件:铭牌功率均为610W的N型TOPCon3.0版本组件和另一厂商的BC2.0版本组件,每种组件各有26块。采用固定支架安装在土地上,架高4.5m,地面反射率约20%,离地3.8m,倾角设置为10°。所有组件均配备高精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发电数据,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测试情况
测试过程中采集多项关键数据,包括直流电压、电流、功率、组件温度、组件正面辐照度、环境温度和湿度、大气压、风速和风向等,采样间隔时间为 5分钟。
四、组件运行数据结果
本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晶科N型TOPCon3.0技术组件在云南楚雄地区的综合发电性能显著优于BC2.0技术组件,高出7.2%。得益于更高的双面率、优异的弱光性能以及卓越的抗紫外衰减能力这些优势,使得TOPCon3.0组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的发电量和更稳定的性能表现。对于追求高效、可靠发电的光伏电站而言,TOPCon3.0技术无疑是一个更具竞争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