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多地气温骤降,民生用煤需求激增,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时期。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争分夺秒,奔赴南方重点地区,确保冬季供暖和生产用煤的稳定供应。
在“北煤南运”战略通道上,一列列满载“乌金”的专列跨江越河、风驰电掣,源源不断抵达长江之滨的湖北江陵,服务长江经济带沿线,辐射华中地区。
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终到江西吉安,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自开通运营5年以来,浩吉铁路货运量持续攀升,2024年突破1亿吨,累计发运煤炭达3.6亿吨。
据了解,蒙陕甘宁四省交界处是闻名全国的“煤窝子”,在浩吉铁路贯通以前,从北方往南方运煤,只能走京广线、焦柳线等既有铁路,与其他种类货运列车、普速客车混跑,常常需要绕行、等待,一趟下来走走停停,大概需要两三天才能从煤源地走到湖北、湖南。而有了浩吉铁路专用线,煤炭通过浩吉铁路从起点浩勒报吉南站开出的列车直达湖北江陵仅需15个小时。
荆州江陵车站,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距离长江仅5公里,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此交汇,是我国“北煤南运”通道上的重要枢纽。
“依托‘95306’和‘智能浩吉系统’,我们可以准确掌握煤炭的装发运情况,对物流实现全过程跟踪,精确向用煤企业通报煤炭到达的时间和数量,通过数据共享,煤炭实现即到即卸,快速周转。”江陵站站长郑艳华介绍。
江陵是浩吉铁路最大的铁水联运中转站,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储备中心,辐射至湖南、江西等地区。春运期间,江陵车站每天转运煤炭近6万吨,较往年同期增长近两成。
“车站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装车、发运数据,方便我们全过程追踪物流情况,并根据物流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调配进出港船只,煤炭实现了快到快卸、快卸快装、即装即发。”湖北能源省煤投公司荆州煤港副总经理杨承春说。
在荆州煤港调度中心,显示屏实时呈现储煤基地各个工序的作业情况。生产管理系统整合了煤港、航运等各方信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快速、精准地组织煤炭装船运输。
调度人员通过系统提前了解客户需求和船舶情况,科学制定“船舶靠泊顺序”和“船舶作业计划”,减少船舶等待时间和取料作业的换层次数,大幅提升了装船速度。
“为提升装船效率,我们结合船舶配载量,对取料作业模式进行优化,减少了取料作业的换层次数,使得装船作业效率能够达到1500t/h,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出港的效率提升,保障了煤炭的高效运行和供应。”湖北能源省煤投公司荆州煤港生产运营部主任庄鹏说。
随着一艘轮船靠岸,煤炭从装船机的粗大金属管道中倾泻而下,作业人员通过机械臂精确控制出煤管方向,船舱里的煤堆不断垒高,同时船舶吃水线逐渐下降。
仅仅两个多小时,一艘5000吨级的船便能满载煤炭启航出发。
在江陵港,随着数智化“铁水联运”的无缝接驳,每吨煤炭可节省30%的物流成本,提高20%的物流效率。
诗人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今在煤炭运输上已经成为现实。
“之前煤炭采购主要通过‘海进江’,调运周期15到20天,现在通过浩吉铁路铁水联运,调运周期缩短为2天,每吨煤节约运费10到20元,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招标采购部副部长张俊介绍。
据了解,“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浩吉铁路开通运营5年来,年货运量节节攀升、增长约24倍,2024年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不断增长的数字彰显经济强劲发展动能。“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与“黄金水道”长江“携手”,铁水联运大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近几年来,铁水联运年货物发送量平均增长15%以上,成为保障能源供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