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聚焦2025全面深化改革 新一批深化财税改革举措呼之欲出

2025-02-19 09:07:34 新华财经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正纵深推进,新一批改革举措呼之欲出。近日,多地2025年预算报告出炉,“财税改革”成关键词,零基预算、消费税改革等被频频提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此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围绕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作出系统部署。

在税收制度方面,去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拓展了地方税源;增值税立法完成,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制定了法律。

在预算管理方面,多地聚焦零基预算、绩效评价等,优化财力统筹。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山东省财政部门很多创新性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例如在全国率先实施绩效评价“末位淘汰制”等。

广东从2025年预算编制开始,全省一盘棋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2025年省级预算优化调整专项资金项目112个,腾出超过100亿元资金;取消支出项目180个,收回27亿元。

“现阶段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要求,推动了财政科学管理,提升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收入上加强了财政资源统筹,支出上深化了零基预算改革,管理上更加突出绩效导向。”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曹堂哲说。

展望2025年,更多具体改革举措呼之欲出。例如,山东提出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增强对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的财力保障;江苏提出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在曹堂哲看来,下一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在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健全预算管理链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另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还会与兜牢‘三保’底线、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会监督、财政数字化等改革措施协同发力,取得系统性突破。”

专家还指出,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其关键词在于“自主”二字,说明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地方财政运行的自主性。

“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运行面临一定困难与挑战,需要通过财税体制完善与税制改革积极应对。”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教授樊勇表示,将中央税调整为共享税、地方税,或者调整共享税中地方税的分享比例是当前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可选手段。

事实上,诸多改革举措也将聚焦于此发力。例如,《决定》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等。

记者观察到,多地已经展开部署。例如,天津提出“围绕消费税等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税制研究”;湖南则表示“密切跟进中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及下划地方、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适当下沉非税管理权限等重大税制改革部署”。

“这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将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自主财力,为地方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樊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此前表示,在明确改革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有关方面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创新,组织开展了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并拟在部分地区开展财政科学管理试点。

李峰表示,2025年,山东省财政部门将以开展全国财政科学管理综合试点为抓手,进一步全面深化财税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例如,在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着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省财政直管县改革,靶向激发市县经济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周期性调节的角度看,将着力发挥政策的引导及支持作用,通过贯彻落实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从投资、消费及进出口等方面继续加大对于经济回升向好的支持;从结构性调整的角度看,将通过继续完善税收立法、优化支出结构、规范税收征管等,助力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说。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财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