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新疆油气产量缘何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新疆油气产量缘何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2025-02-18 13:39:13 新疆日报
2024年,新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油气产量当量近6664万吨,连续四年稳居全国首位。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新疆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彰显了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是新疆油气资源富集地。油气产量当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的新疆,为推动油气增储上产付出了哪些努力?记者采访了相关单位和企业,全面解码中国能源版图上的“新疆奇迹”。
 
向地球深部挺进
 
山山都有金铜铁,“盆盆”都有煤油气。横跨中亚和特提斯两大世界级构造成矿域的新疆,油气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1955年10月,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由此拉开新疆石油工业发展序幕。
 
从1955年到2025年,新疆油田走过70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70年来,新疆油气勘探开发逐渐从浅层走向深层和超深层。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支撑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地球深部挺进。
 
富满油田油气埋深普遍在7500米至1万米。10年前这里还是油气产区的“小不点”,现在已成为塔里木油田重要战略接替区。2021年,塔里木油田摸清了富满区域油气藏地质规律,发现一个10亿吨级储量规模新区,当年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2022年,富满油田年度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万吨,成为我国深地领域上产速度最快油田。
 
紧邻富满油田的顺北油气田,是西北油田挺进超深层的主战场。为加快深地油气资源开发,2022年8月,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顺北油气田基地被誉为“深地一号”。
 
国际上,一般将6000米以深的井定义为超深井。塔里木盆地油气埋深普遍超过6000米,超深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3%和63%。
 
作为我国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前沿阵地,塔里木盆地是超深油气勘探“领跑者”。
 
“十四五”以来,塔里木盆地加强超深层钻井核心技术攻关,超深钻井越打越快、越打越深,钻井深度和完钻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2024年3月,塔里木盆地钻出亚洲首口万米直井,标志着我国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4年末,塔里木油田已累计钻出182口超8000米以深的钻井。
 
数据显示,2024年塔里木油田产自6000米以深的油气产量当量达2047万吨,超深层油气产量当量占比已超60%。
 
“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主阵地,向地球深部挺进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是端稳端牢能源饭碗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表示。
 
现在,不仅是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准噶尔盆地钻井也呼啸着向地球深部挺进。2024年11月,新疆油田部署的清北1井,完钻井深9056米,成为准噶尔盆地第一深井。
 
在中国能源版图上,新疆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重要增长极,钻井深度不断书写“新奇迹”。
 
向非常规油气藏进军
 
科技创新,不仅推动新疆石油工业持续向地球深部挺进,也推动新疆油气勘探开发向非常规油气藏进军。
 
世界油气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科学家们用“金字塔”来表述其分布特征。在“金字塔”上部,是油气品质好、渗透性好、孔隙度高、连通性好、常规技术容易开采的油气藏,称为常规油气藏;越往“金字塔”下部,越是油气品质差、流动性差、孔隙度低、无自然产能,现有技术采不出、难以开采或开采效益差的油气藏,称为非常规油气藏。
 
非常规油气主要包含致密油(页岩油)、致密砂岩气(致密碳酸盐岩气)、页岩气、煤层气、油砂油等资源。
 
“十三五”期间,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两个10亿吨级大油田——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和玛湖砾岩油田。
 
2020年,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设立,页岩油开发正式拉开序幕。
 
为推动开发成本下降,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和吐哈油田准东采油管理区不断迭代升级技术,通过钻井提速、压裂提效、新井快速投产等方式,推动页岩油开发降本增效。
 
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一级工程师吴承美介绍,近5年,“黄金靶体”钻遇率从43.4%提升至87.2%,平均完井周期从91天下降到32.6天。以钻井提速为例,2024年7月完钻的吉81-32井,直井段3900米深,水平段1500米长,完钻周期仅16.8天。
 
2024年,吉木萨尔页岩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建成我国首个年产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专家唐勇表示,新疆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玛湖油田是世界最大致密砾岩油藏,这里生产的环烷基原油属于国家稀缺战略资源,被视为原油中的“稀土”。以它为原料炼制的大比重航空煤油和超低温润滑油,主要用于航天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相比别的油藏,玛湖致密砾岩油藏具有孔隙度低的特点,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储层结构和聚集过程,使得原油开采难度极大。通过加强科技攻关,不断突破技术难点,新疆油田正推动玛湖油田成为重要战略接替区。
 
共谋油气大发展
 
推进勘查开采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近年来,新疆加快矿权拍卖,引来民企、地方国企等投资。自新疆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以来,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外,新进入油气勘查企业达24家,民营企业占90%以上。
 
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温宿县,实现“一年发现、两年探明、三年建产”的快速发展。2024年,中曼阿克苏油田全年生产油气当量达70.02万吨。
 
加快准噶尔、库拜煤层气项目建设,2023年自治区组建成立新疆亚新煤层气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激活煤层气开发市场。2024年,新疆生产煤层气超1.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6%。
 
围绕资源开发更好惠及地方发展,克拉玛依市实施50万吨油砂矿产能建设项目,在全疆率先实现油砂矿规模化开发利用。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克拉玛依市将进一步加大产能建设和开发力度,打造百万吨级地方油气集团。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4年自治区地质局在柴窝堡凹陷部署的新柴地1井发现多层含油气层,厚度较大,首次在博格达推覆体下盘实现油气勘查新突破。据预测,该区域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可达1000亿立方米,极有可能形成一个大型油气田。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央地、兵地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机制,加大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实现油气增储上产。
 
央地合作共谋油气大发展,2024年亚新煤层气集团与塔里木油田共同组建的新塔油气联合勘探公司投入运营,部署的甫探1井在叶城开钻。
 
发展壮大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亚新煤层气集团还组建了新疆中石油新海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将统筹推进全疆天然气“一张网”建设,争取南北疆天然气管道扩建工程早建成、早受益。
 
合作不只是央地、兵地之间,还包括不同央企之间。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开发区块毗邻,双方形成合作。通过共享资料和经验,西北油田发现若羌西片区相对潜力更大,优先启动实施“塔里木盆地若羌西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该项目是西北油田2025年首个新区物探项目,已于2月11日竣工。
 
“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新疆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教授赵雄虎表示,创新合作模式,以大视野、大格局开发新疆油气事业,必将赢得大发展。
 
絮言点经:创新思维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大突破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2024年油气产量排名已出炉。尽管新疆以高出第二名1300万吨以上产量夺冠,但要实现“常年冠”,首要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从万米深度、纳米尺度、百年跨度三个维度上,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动用、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超深层油气资源动用方面,在塔里木盆地,8000米以深钻井技术已经成熟,9000米以深钻井技术基本掌握,万米以深的钻井已钻出第一口亚洲最深直井——深地塔科1井。万米之下如何实现效益开采,仍需科技攻关和系统研究。
 
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方面,新疆有着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新疆除了拥有丰富的陆相页岩油外,还有大量的陆相页岩气、致密砾岩油等,这些非常规油气资源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孔隙度非常低,达到纳米级,极其难开采,要实现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开发,需要攻坚克难,有扭转乾坤推动根本性变革的魄力。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新疆石油工业经历70年发展,一些油田老区进入高含水阶段,产量出现递减。如何提高油田老区油藏采收率,新疆迫切需要创新技术,激发油田老区新活力,打造百年油田,实现油田老区生产“硬稳定”。
 
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以创新思维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大突破,新疆必将实现更大作为!(于江艳)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新疆油气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