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开篇之际,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宛如一条活力奔腾的巨龙,在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以令人瞩目的班列数据彰显着蓬勃发展之势,单在1月,这趟班列便发运货物3062标箱,同比增长760%,这一数字,不仅是简单的统计结果,更是中越两国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的生动注脚,是两国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物流金桥”。
谈及运输时效,中越班列的运输效率正在持续攀升。南宁南站至越南安员站的全程运输时间最快仅需14小时,这一速度优势令它在跨境物流中脱颖而出。快速的运输时效,意味着货物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抵达市场,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商机,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对于那些对时间有着严苛要求的商品,快速的运输通道就是它们的生命线,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班列运输成本优势也极为显著,相较于航空运输,其成本大幅降低;而在大批量货物运输时,相较于公路运输,班列又展现出规模经济效应。这种成本与时效的双重优势,如同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货物纷纷集聚南宁。
从运输种类来看,中越班列所承载的商品种类正在不断扩展。广西区内的纸板、装饰纸,西北的化工品,华东的柴油机,华南的汽车零配件等,纷纷踏上中越班列的征程,驶向越南市场。今年以来,纤维板、液晶显示器、柴油机等货物的发送量更是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达到1000%、254%、33%,这些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企业拓展市场的积极尝试,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成果体现。以柴油机为例,华东地区成熟的制造业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机,通过中越班列运往越南,满足当地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动力需求,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产品“走出去”,也为越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了互利共赢和“双向奔赴”。
从发展成果来看,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中越两国的范畴。其货源辐射至国内25个省份,宛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将中国广袤大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汇聚起来,跨境货物更是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物流纽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这一物流通道的畅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东盟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和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了天然互补,借助中越班列,双方的商品能够更便捷地流通,进一步深化了产业合作,推动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中越班列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在文化交流、区域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货物的往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在碰撞中相互了解、相互融合,这种民间层面的交流互动,为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繁荣的经贸往来也为区域的和平稳定注入了正能量,各国在经济合作中利益交融,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展望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输组织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必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它将承载着更多的货物,连接起更广阔的区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艘巨轮中,中越班列将成为生动实践的鲜活样本,化作有力支撑的坚实柱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磅礴力量。(评论员:黄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