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废弃油(UCO,潲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燃料原料,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的调整,这个行业似乎正在进入下行通道。多重因素叠加,市场价格的下行趋势愈加显现。
美国政策“变脸”,中国潲水油出口受阻
美国一直是中国餐厨废油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餐厨废油达到了126.7万吨,占总出口量的42.93%。然而,这一市场如今却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美国关税的上调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从2月1日起,美国对中国的额外关税提高了10%,导致中国餐厨废油进口美国的总体关税达到了25.5%。这使得美国的炼油厂和生物柴油工厂在采购中国餐厨废油时成本大幅增加,对于这些美国炼油厂来说,选择更便宜的本土原料,如大豆油、蒸馏玉米油和动物脂肪,成为更经济的选择,这意味着美国对于中国餐厨废油的需求将显著减少。
其次,美国《45Z税收抵免法案》对非本地餐厨废油生产的酯基生物柴油(FAME),氢化植物油(HVO),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不再提供税收抵免。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餐厨废油完全被排除在补贴政策之外,美国炼厂对其采购意愿进一步降低。
最后,中国餐厨废油出口市场的单一性也加剧了风险。除了美国,中国餐厨废油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新加坡,2024年占比21.7%。当美国市场需求下降时,中国出口的选择余地显得非常有限。
库存压力与利润缩水,欧洲市场也“不给力”
美国市场遇冷后,欧洲市场一度被视为潜在的替代出路。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尽管欧洲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但供需失衡让市场显得不那么“热情”。
首先,欧洲市场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库存过剩问题。炼厂手中的餐厨废油和SAF原料库存已经堆积如山。为了降低成本,炼厂更倾向于消耗现有库存,而不是增加采购。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欧洲市场对餐厨废油的需求萎缩。
其次,产业链利润的压缩也让炼厂采购意愿下降。近年来,HVO(氢化植物油)与SAF的价格差持续扩大,导致炼厂的生产利润大幅缩水。2022年至今,欧洲HVO的价格已经从近3600美元的高价下降至1800美元。在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炼厂自然不愿意购买高价原料。
最后,欧洲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东南亚和拉美地区供应的增加,中国餐厨废油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受到挑战。
原油价格波动,餐厨废油雪上加霜
除了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油价格的波动也对餐厨废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年年初,原油价格一度反弹至82.63美元/桶,但随后逐步回落至74.10美元/桶。这种波动直接影响了餐厨废油的价格溢价。尤其是在美国,炼厂的季节性检修进一步降低了开工率,而页岩油产量的恢复又导致WTI原油出现期货溢价,进一步压缩了餐厨废油的溢价。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试图压低油价,这使得原油价格的中期压力增大,生物柴油与传统柴油的价格差逐渐收窄,影响了餐厨废油的替代效益。
未来展望:价格下行趋势信号明显
综合来看,餐厨废油正面临政策、库存和原油价格波动的“三重夹击”。尤其是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价格下行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短期内,美国市场的需求可能继续萎缩。像Phillips 66这样的炼厂已经减少了订单,而美国计划中的SAF产能又尚未释放,无法消化过剩供应。此外,随着东南亚和拉美地区供应的不断增加,中国餐厨废油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正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长期来看,中国餐厨废油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关注欧美政策的进一步变化。特别是美国的税收政策调整和欧洲HVO价格的修复情况,这些将是决定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结语:餐厨废油行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在内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收油商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应对价格下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