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近日在吉林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个成功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将提升“沙戈荒”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助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凌风号”的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至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250米。以年均风速7.5米/秒计算,“凌风号”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比上一代机组提升了15%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有效提升“沙戈荒”地区风资源利用率,成为“陆风时代”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
“‘凌风号’机组突破了风电长柔叶片设计、大功率机组吊装运输等行业技术瓶颈,以高可靠性、高模块化、高智能化、高环境适应性和电网友好性为技术亮点,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中车启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靛说。
为了实现凌风送能、驰骋沙海的目标,该机组在设计伊始,就从应用实际出发,整机功能、布局模块化程度高,电气设备配置方案按需定制,整体、分体各类吊装运输方案灵活可选。机组配备了超1000个传感测点,应用载荷感知、系统控制等多种先进控制技术,实现整机全域感知和风险提前预警。
据介绍,针对“沙戈荒”地区多沙石、风蚀和强紫外线的特殊环境,“凌风号”配备了高性能前缘防护材料、完善的防尘密封和表面防护体系,大幅提升了机组抵御环境侵蚀的能力;风机具备强电网适应性,能够在电网结构复杂、线路阻抗变化大、负荷波动频繁等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国中车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清洁能源装备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王靛说:“‘沙戈荒’地区远离负荷中心,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研制适应‘沙戈荒’环境的风电机型,能够提升这些地区风电的并网能力,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