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和展能源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使这家备受外界关注的风电企业,再次站到风口浪尖之上。
有媒体分析,这家公司的退市风险可能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2025年1月1日后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全面施行,按照“净利润+营业收入”低于标准值等实施(*ST)退市风险警示的规定,部分上市公司或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直面退市风险;二是该公司历史包袱比较重,又处于前期技术与资金投入较大的阶段,营收也存在一定压力,需要发展周期。
因而,该公司的退市风险应属阶段性挑战。
和展能源是谁
和展能源(SZ:000809)原名“铁岭新城”,1998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最初为铁岭市国企,主要业务为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运营。而铁岭新城成立于1996年11月5日,原名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铁岭新城制定了逐步向新能源业务转型的战略规划,并优先布局风机混塔业务。2024年,该公司完成公司名称的变更,成为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2479.1293万元人民币,公司性质也由国有控股转变为民营控股。
北京和展中达科技有限公司、铁岭财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是该公司的主要股东。
北京和展中达科技有限公司则主要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并且是北京风光无限风能旗下企业。2023年8月,北京和展中达科技有限公司成为*ST和展的主要控股股东,取代铁岭财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到2024年,北京和展中达科技有限公司继续维持其作为*ST和展的最大股东的地位,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为25%。
自带主角光环
和展能源之所以备受风电行业关注,不是因为其有城投背景,国内这类公司多如牛毛,主要是因为其高管自带主角光环。
2024年5月22日,王海波正式就任该公司董事长。王海波2001年进入风电行业的头部企业金风科技,曾先后就任该公司营销中心主任、投资发展部主任、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总裁,期间曾就任金风子公司天润新能的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因此,其在金风科技时,也是该公司开发业务发展相对较快的一段时间。
和展能源的信任董事兼总经理雷鸣,也为金风系高管。他2007年进入天润新能,历任华北分公司开发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又任天润新能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直至金风科技集团业务副总裁兼风电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
两者的去向当年备受行业关注,最终接下了和展能源的橄榄枝,为该公带来了强大的人脉资源和管理经验,牵头企业转型大计。王海波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其与和展能源“不是简单的一拍即合,而是经过了深入交流,最终实现了双向奔赴。”
瞄准高增长环节
其实作为一家曾有城投背景的公司,和展能源搞风电开发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其主营业务之一。但其另一项主营板块,居然是风电制造业的混塔环节。
此前混塔基本只应用于高切变风电项目当中,需求不大。但随着风机越做越大,叶片长度不断增加,未来风机塔架高度将不断提升。但当塔架高于100m以上时,全钢塔架的成本将无法与混塔媲美,使混塔成为未来风电业主的必然选择。
有专家算过一个账:当一台风机的塔高达到160m时,采用混塔将比钢塔节约100多万元。未来我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达1亿千瓦,如果按照一台风机8MW计算,每年需要12.5万台风机,那么全部采用混塔可比钢塔节约1250亿元。这导致混塔市场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0%,头部企业有望达到100%。
有信息显示,2023年和展能源交付64套160米混塔环片,2024年交付100套混塔总成。
包袱重,量力而行
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和展能源预计全年营业收入3.5~4亿元,归属净利润亏损8800万元至1.1亿元。虽然其营业收入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但仍处于亏损当中。有机构分析,这一是因为原控股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完成时间晚,仍需纳入本年度报表范围,且该子公司亏损较大,给和展能源带来沉重负担。二是因为新能源业务处于前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短期内却难以实现收入。
此前王海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的发展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和展能源的品牌比较小,而在能源行业,客户比较重视企业的品牌、资产规模以及信用。二是资金有限,难以通过一体化帮助合作伙伴解决绿电问题。因此,和展能源的对策是“不能走太快、要量力而出。”“把今年的营业收入踏踏实实做好,合规是底线。”“让公司能够稳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