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国网能源院: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

国网能源院: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

2025-02-11 14:37:31 中国能源新闻网   作者: 鲁刚 刘俊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面向“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力系统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电力规划面临前所未有复杂局面。
 
着眼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复杂形势,围绕支撑能源电力行业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国网能源研究院把握战略主动,自2023年提前启动,集中全院优势力量系统开展电力行业“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设立了综合报告和18项专题研究的行业规划研究报告体系,以期总体形成对能源电力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系统性认识。从2024年6月形成研究报告初稿,到2024年年底正式报送研究成果至相关政府部门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研究成果获得各方认可,顺利实现阶段性目标。
 
坚定实施“有组织科研”,坚定瞄向电力行业全要素规划,实施协同攻关、集成创新
 
一是要超前谋划,实施以“战略+任务”为核心的大课题、大协作机制,实施有组织的科研。行业规划研究工作既有一系列长期稳定的战略性问题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也面临周期性阶段性的新挑战新机遇需要模块化新攻关。这要求锚定长期攻关主线,持续提升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比重,同时也需要针对新情况实施针对性突破。
 
二是要坚定瞄向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技术、市场、政策等全要素,开展集成研究、协同规划。就“十五五”及中长期而言,全要素规划相对单纯的源网荷规模、结构、布局更显必要。不进行全要素规划,新型电力系统的高质量构建无法保障,重大技术、重大工程难以顺利落地。
 
三是要坚持开门做研究与智库独立研判相结合,着力在风险点、焦点、混淆点、忽视点上发力,敢于回应社会重大关切,树立智库品牌。电力规划涉及众多复杂而敏感问题,不能有本位主义,也不能避而不谈。智库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保持相对独立性,更好地履行智库的职责与使命。
 
深刻认识“十五五”电力规划复杂性,坚定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之路
 
一是“十五五”电力行业发展面临极为复杂局面,需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十五五”面临国际环境、电力需求、新能源发展、技术突破等多维高度不确定性因素。国家发展对电力先行的要求更加迫切,在此期间,电力保供形势更加严峻,绿色低碳转型更加深入,更加依赖技术创新,“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的“三新”建设更需强化多目标统筹,电力治理现代化更加迫切,都要求必须积极主动应对。
 
二是“十五五”规划研究面临系列新问题,研究工作挑战巨大。其一,除了其规模、结构、布局外,还要将源网荷储功能定位、技术创新作为一体化规划的统筹新重点。其二,传统电力电量平衡外,要进一步兼顾安全保供与消纳及产业发展、经济性等多元目标,从爬坡到长周期的调节资源平衡成为新焦点。其三,电力生产消费组织方式的变革对未来电网形态影响深远,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已成为规划研究不可或缺的新组成。其四,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与市场化稳步发展,谋划好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及开展市场环境下的规划成为新趋势。其五,统筹整体和局部,要加强总体经济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落地,深入研究“西电西用、产业西移”、区域梯次达峰,以及强化区域内部统筹成为新要求。
 
三是要持续提升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认识,不断提高站位,增强对“十五五”规划的形势判断与战略把握能力。“十五五”是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保如期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电力行业规划必须牢牢锚定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四是识于微末的战略敏感与底层逻辑重塑,对新时期做好规划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十五五”时期,电力需求和新能源发展预测极具挑战,需要开展扎实细致的深入研究。需求预测要关注电力与经济发展新关系,超前研判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能源及各类电源发展逻辑正在经历深刻变化,物理逻辑与产业逻辑、安全逻辑与发展逻辑等等对研究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是深入开展规划理念创新、凝练引领性概念是凝聚并引导行业共识的有效途径,应在规划工作中先行,以牵引规划研究重心。国网能源研究院规划团队在近年支撑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规划研究过程中,率先提出新型能源发展观、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系统成本、储能饱和率、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属性、有效容量、西电西用等理念和思路,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凝练,围绕电力行业发展关键脉络继续推进。
 
六是规划理论方法与工具创新位置更为突出。传统的确定性规划理念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既要全面开展气象电力等概率性规划,突破“四高”电力系统规划基础理论(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新型主体、高比例电力电子器件和高概率极端气候气温),也要创新“适应性-预警”规划范式。精确定量分析能力成为衡量规划水平的重要标准,国网能源研究院规划团队开发的多区域电源与电力流优化系统GESP和全景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分析平台NEOS等规划工具是团队核心竞争力所在,在规划研究中的作用愈发关键,需要持续提升。着眼未来,加快AI应用,持续深化新一代能源战略推演系统技术创新。
 
七是政策机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要务实调查研究,避免刻舟求剑。规划目标既要有重大工程、重大任务的依托,也要电价、市场、法治、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机制予以保障。
 
“十五五”是实现碳达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关键期,面临统筹安全、绿色、经济、共享四大目标的世界性难题,还有大量严峻挑战亟待克服,需要持续地解放思想,突破创新,以更好地服务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 鲁刚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刘俊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力行业,十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