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让染缸用能效率有效提升,数字技术使商场能耗管理越发精细……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快速推进,越来越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群实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改造,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年8月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十年来,中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降碳技术和产业,全面提高能源效率,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累计节约能源消费约1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亿吨。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用能成本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多位专家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可有效提高全社会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智改数转”正让节能降碳变得有的放矢。
精准管控能耗
寒冬时节,在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皮意”)的纺织印染车间,高温运转的染缸持续向外散热,高温蒸汽萦绕整个车间。这是印染行业最主要的耗能环节。
2022年以来,各类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生产用能成本急剧攀升。同时,受外贸订单等市场因素影响,浙江皮意的经营压力激增,对节能降碳、降本增效的诉求十分强烈。
正是这一年,浙江皮意与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能源”)合作,对染缸工艺进行改造,将部分染缸蒸汽换热工艺改为燃气加热器循环换热工艺,有效提升燃气加热的热效率。
节能改造不止于生产工艺和工序,数字化装备的应用,让染缸能耗的精准管控成为可能。
2024年,新奥能源陆续为多家印染厂装上能碳智控一体机,各厂家对染缸的用能管理进一步升级。新奥泛能网首席产品官王尊告诉记者,能碳智控一体机由新奥能源自主研制,可利用算法,针对染缸的微循环工艺系统进行感知、预测、分析,进而优化温度管控,实现能源供应与印染工艺的高效匹配。
数据显示,加装能碳智控一体机的染缸,一次成品率较此前提升5%,保持在99%以上。这意味着,一个染缸一次印染的能耗可下降4%左右。
“我们还在能碳智控一体机内设置碳排放因子监测模块,该模块可以自动计算印染全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为印染产品智能生成碳足迹分析报告。”王尊说,可信的碳足迹报告将对我国纺织品外销起到重要作用。
用热张弛有度
记者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众安广场看到,消费者在高峰时段熙熙攘攘,低谷时期三三两两。但空间开阔的商场并未因人流变化和早晚温差而忽冷忽热,恒温恒湿的环境体感宜人。
让商场不惧室外寒风入侵、不怕室内热源干扰的“功臣”,正是智能升级改造后的暖通系统。
记者了解到,众安广场于2007年建成营业,是杭州市首座拥有酒店、公寓、写字楼、购物中心的商业综合体。随着时间推移,商场内的通暖系统设备设施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新奥能源浙江省公司泛能业务召集人蔡律律告诉记者,此前,商场由于设备运行数据无法及时获取,无法实现温度的实时调节。一遇到天气变化或者人流激增,室内温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不仅消费者满意度大打折扣,还导致能源浪费。
数据显示,在暖通系统智能升级改造之前,众安广场暖通系统的运营成本占商场总成本的15%,占商场能源成本的60%。
2022年,一组数字化算法机柜安装在众安广场的能源机房内,商场内的边边角角也加装了40多个传感器、感应探头,楼宇内的能耗及温度变化从一本“糊涂账”变成了一本“明白账”。此后,新奥能源将众安广场的热源由外供变为自给,再结合源源不断的数据反馈,推出适合众安广场自身特点的暖通系统使用方案,让用热供能张弛有度。
蔡律律说,有了智能技术加持,众安广场改造后的暖通系统不仅在热力消耗上节省近27%,用电强度也节省近一半。如今,在浙江、安徽等省份的商业综合体,新奥能源主导的暖通系统智能化改造正在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