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面临着新经济发展周期,新的地缘政治周期,新的技术变革周期。这对国家和企业,以及个人都将带来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这个大背景带来的是挑战,更是机遇。当我们聚焦到细分行业,当房地产企稳进入新常态,暖通相关产业如何聚力谋共赢?
双碳战略机遇下,时代推崇的正是“破旧立新”, 暖通空调企业如何率先破局,在行业竞争中拔得头筹?
新周期需要新引擎,海信日立如何谋增长求新生?绿色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底色,海信日立又将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赋能全行业?未来,海信日立将通过何种组合拳诠释其新质生产力?
2月6日,“聚力 破局 新生”2025海信日立合作伙伴大会揭晓了答案。
新周期中的六连冠,聚力赋能全产业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海信日立整体多联机份额23.1%,以“六连冠”的姿态,连续6年稳居国内市场第一。
海信日立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6连冠,而且实现了发展质量上的绝对领先。
2024年5月31日,“双碳”背景下第一部紧密结合技术措施和案例分析的制冷热泵技术报告——《制冷热泵助力碳中和·技术途径与案例(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青岛发布。作为全国首部制冷热泵技术报告,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日立”)以占比60%的案例为报告提供了详实的实践经验及数据支撑,在产政学研多方强强联合的基础上,不仅让报告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更具实操性、指导性。
作为国内高端中央空调市场龙头企业,海信日立以全生命周期运维能力孵化更多商机、通过渠道融合成效初现。这家公司将绿色发展为己任,引领和赋能全行业“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与方法,通过制冷热泵技术应用的细分场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流程绿色覆盖。
企业是实践绿色低碳发展的载体,海信日立不仅戮力践行,还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奔赴低碳之约。目前,海信日立的绿色革新已经覆盖了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条;通过设备技术革新,海信日立还与430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实现了产品端单位碳排放降低41%、生产过程碳排放降低16%的耀眼成绩。
未来,海信日立将通过以下几步赋能全产业,提供高价值——开拓渠道、流量共赢、聚焦高端、多联优势、水氟联动、ECO-B、持续投入。此外,海信日立还将建立行业首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平台,为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供更加智慧的技术创新路径。
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引领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海信日立的底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日益紧张,节能降碳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作为暖通行业的引领者,海信日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节能降碳目标的实现,践行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荣成市虎山镇空气源热泵供暖项目采用海信超低温风冷模块热泵机组超80台,为其绿色发展、节能降碳带来新的变量。
此外,由于我国空调等制冷产品的存量巨大,因此,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存量求发展,以改造求低碳,对于整个行业的节能降碳至关重要。海信日立在设备更新改造方面成绩同样亮眼。以扬州恒远集团大楼更新改造为例,海信日立通过主动对存量设备的维保更新,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下降。
此外,智能制造是绿色发展的利器和加速器。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推动全球制造业进一步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信日立黄岛工厂作为全球首座多联机中央空调“灯塔工厂”,为中央空调行业乃至全球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生动诠释。
海信日立聚焦多联机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难题,以及制造、供应链、质量、测试等各环节痛点需求,创新打造了40多个行业先进场景。其中包括建成行业首个两器黑灯生产车间、导入自适应焊接自动化和多工段集成自动化、实施包装生产无人化等20余项行业首创技术,实现产品开发速度提高37%,劳动生产效率提高49%,生产成本降低35%。
信心为经,实力为纬,拥抱绿色未来
2025年是我国“双碳”目标提出的第5周年,也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的关键之年,还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我国谱写“十五五”规划的提笔之年。
在此关键时刻,海信日立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建筑节能降碳行动、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行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行动等,将节能降碳写入每一笔。
2025年,海信日立还将继续发挥多联机优势,聚焦旧改业务:在对口政策与财政支持这两架马车的拉动下,将大规模设备更新驶向快车道。
此外,海信日立针对全场景将提供更新改造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氟换氟、氟换水和水换水、热泵节能改造;提供全流程保障,包括能耗监测与现状分析,专家建议与更新方案,智慧集控与数字化运营,快速安装与售后服务等等。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一段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也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也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而有准备有担当的企业,将率先拥抱挑战,抓住机遇。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海信日立,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