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2025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将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83.3%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低于0.2%。
在重点污染源治理方面,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深度减排,加快淘汰老旧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推广新能源车辆,基本消除柴油货车冒黑烟现象。加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应急联动,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减少跨区域污染影响。
深化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迭代升级“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五大工程”,打造城湖共生示范工程,实现水质稳定向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3%以上,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完成14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覆盖,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方面,升级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加快建立跨区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公众将看到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拓展“两山”理念转化实现路径,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如扬子鳄、江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