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节期间,全国各个省份2024年的经济增速成绩单放榜了。截止到1月27日,全国31个省份的GDP均已公布。2024年多个省份的GDP总量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4年全国经济增速5%。31个省份里面有22个省份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的经济增速之所以如此之快,得益于国家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2024年西藏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达19.6%。
其余增速较快的省份有江苏、湖北、内蒙古、安徽、甘肃5省,以5.8%的经济增速位列增速第三位。
低于全国5%平均水平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广东省、云南省、广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海南省、青海省。
其中山西省全国增速最低,2024年GDP增速仅为2.3%,用失速一词形容毫不为过。不过这和山西省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作为能源大省,煤炭行业的周期波动影响着山西的GDP增速。如2021年煤炭价格大涨,煤炭行业进入到旺盛周期,2021年山西省GDP增速9.1%,位列全国第三。2024年双碳政策推进,加上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出现乏力。
上海市经济增速5%,与全国经济增速持平。而且上海市以一市之力超越湖南省,荣登全国GDP第九的宝座。
经济增速衡量的是2024年全年各个省份的经济增量,而真正衡量全国各个省市实力的还得看各个的GDP总量。
从全国的GDP总量来看,全国31个省市可以分为6个梯队,从这6个梯队里面能够看出全国经济总量的差距。
位于第一梯队的,是两位强者省份广东省和江苏省,GDP在10万亿之上。
广东省作为连续36年霸榜全国第一大省的广东省,今年广东省以14.16万亿的GDP总量再次领跑全国。
在广东省的后面,紧随其后的就是江苏省。
江苏省被戏称为千年老二。这一次以13.7万亿的GDP总量再次稳居第二。虽然说江苏省这次依然稳居第二,但是在GDP的增量上面,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江苏省比上年增长5.8%,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位于第二梯队是东部另外两个大省,山东省和浙江省。GDP在9-10万亿之间
山东省GDP9.86万亿,距离10万亿仅差1千多亿,2025年山东省绝对是第三个跻身10万亿俱乐部的大省。
浙江省今年首次突破9万亿,以9.01万亿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再次拉大了和第五名四川省的经济总量差距。
位于第三梯队的是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福建省、上海市、湖南省、安徽省,GDP总量在5-7万亿之间。
位于第四梯队的是北京市、河北省、陕西省、江西省、辽宁省、重庆市和云南省。GDP总量在3-5万亿之间。
位于第五梯队的是广西省、内蒙古、山西省、贵州省、新疆、天津、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GDP总量在1-3万亿之间。
位于第六梯队的是海南省、宁夏、青海省和西藏,GDP在2千亿-7千亿之间。
看完全国6个梯队的GDP总量,能够感受到不同省份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之大,东南沿海依然是扛鼎的王者,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
2
我们透过2024年的GDP的增速和经济总量,其实能够看出来各个省份之间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又通过日复一日的聚力体现在GDP的数据上。
这里面涉及到省份的经济实力的PK,也涉及到各自发展的潜力,有不少的看点。
第一个看点,其实来自于广东省和江苏省的经济实力大PK。
广东省2024年毫无例外的仍然是全国GDP排名的第一名,但是3.5%的GDP增速并不突出。尤其是和第二名江苏省放在一起PK时。
今年江苏省的GDP13.7万亿,和广东省只有4000多亿的差距。2023年时,广东省和江苏省的GDP差距尚有7000多亿,今年的差距明显缩小。如果这种态势持续,未来几年很有可能江苏省超越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第二个看点,是两个潜力强者,浙江省和安徽省。
浙江省和安徽省特别像两个勤勤恳恳的学生,不停的在向上奋进,而在出成绩的一刹那惊艳所有人。
今年浙江省GDP首次破9万亿,安徽省GDP首次破5万亿。这得益于两个省份在新兴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奋进发力。浙江省就不说了,风头正盛。杭州6小龙火遍全球。
搅动人工智能领域的Deepseek在浙江,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这些代表人形机器人科技前沿的公司在浙江,还有游戏科学、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浙江省正在新科技的领域占据高地。
安徽省这几年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新兴产业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储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安徽省新增高科企业3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第三个看点,四川省和河南省的经济实力PK。
四川省自2023年GDP总量超越河南之后,2024年再次超越河南省,巩固了自己经济第五强省的宝座。这和四川省这几年的强省会战略很有关系。换句话说,不是四川太强,而是成都太强。
从2017年开始,成都作为四川省的扛把子,在产业和人口上实现了新突破,不仅虹吸了整个大西南,甚至虹吸了整个大西部,近几年成都飞速发展,城市首位度高达36.7%,一个成都的GDP占了整个四川省的三分之一,成都的强大和发展,成功的避免了西部的人才流失。而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仅仅24%,河南还需进一步做大做强郑州,让其成为人才和产业的沉淀池和聚集库。
这三个看点,是今年GDP数据里最具有故事的三点,也是经济产业格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而各个省份的经济也会沿着这个节点继续前进。
3
2024年已经过去了,2025年已经到来。旧有的成绩只代表过去,并不能代表2025年,2026年和以后的未来。
在1月份,各个省份已经开始着手订立2025年的经济目标。
高层在去年12月份的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经济大省中,广东省今年增长目标定为5%,江苏和山东瞄准了5%以上,浙江和湖南都设定为5.5%左右,北京预计5.5%左右。
2025年的经济主要聚焦两个方向。一个是提振消费。一个是新质生产力。
提振消费是2025年的头号任务和目标,多个省份和城市已经提出了提振消费的措施。比如北京要开展消费的专项行动,面向民间资本推介不低于2000亿的重大项目,比如福建要支持鼓励网络消费,引进50个10亿以上的项目。
另一个新质生产力也是发力重点,尤其是在这轮人工智能的升级中,各地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路线。
比如浙江省将会在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方面发力,陕西省要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发力航空、集成电路和先进机构材料。
2025年又是奋进的一年。尤其是在当下第四轮科技革命潮刚刚开始的阶段,各个省份的产业和发展战略,将会决定未来的实力和排位。
那2025年到底财爸会发多少红包,这个咱们得等到今年3月的两会才确定。在此之前,也会陆陆续续有各项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对政策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