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向美国一家法院起诉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指控其未支付采购储能电池费用。该申诉涉及支付2023年及以前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费用,约为3.1亿元人民币(约合4400万美元)。
头部集成商,拖欠储能货款
Powin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是全球头部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之一。官网显示,Powin在全球范围内已建和在建储能系统超过17GWh,包括7.9GWh已经投运的,还有超9.5GWh储能正在施工中。
宁德时代称,2022年曾向Powin中国子公司扬州峰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供应电池,但Powin拖欠了这些款项。宁德时代于2023年4月13日发电子邮件详细说明了逾期付款,Powin承认2022年交付货物逾期付款共计9.11亿元(约合1250万美元),并同意在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付款。
随后,宁德时代又完成了一项电池订单,但Powin只支付了10%的押金,剩余的90%未能支付,共计拖欠2.216亿元(约合2970万美元)。
2024年12月17日,宁德时代正式向美国俄勒冈州法院提交了“采取临时措施以协助仲裁”的申请。由于2022年和2023年已发货电池未能付款,联通连同合同违约赔偿金,Powin现在总共欠下了3.1亿元人民币债务,相当于4400万美元。该项申诉将在香港的法庭上进行仲裁。
据了解,Powin始终没有对逾期未付款事件作出任何解释,而且还在转移其在中国的资产,从子公司注册地址撤出。这意味着宁德时代需在俄勒冈州申请扣押其资产。
据宁德时代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境外收入金额1309.9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2.67%,与2022年的23.41%有明显提升,证明国内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卓有成效。
国内储能企业出海热
近些年来,国内储能市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传统能源企业、电池制造企业纷纷布局储能业务。大量新兴的储能初创企业涌入后,众多企业在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中激烈角逐,“价格战”成为企业实现业绩突破的主要途径。一些国内储能项目招标中,企业为中标大幅压低价格,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据BNEF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价格下跌40%。而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024年内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0.69元/Wh,4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则为0.6元/Wh,从年初到年末,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24%,4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22%。全年价格波动较大。激烈的竞争态势使得部分企业难以在国内市场获取足够的利润和发展空间,因而选择出海寻求更广阔、竞争相对缓和的海外市场。
同时,全球众多国家积极推进能源转型。欧洲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广泛应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带来对储能设备的强劲需求,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南澳大利亚提出给予户用储能500澳元/kWh、最高6000澳元的补贴,刺激储能市场需求,吸引企业出海;加拿大安大略对储能系统等节能升级项目提供最高30%的费用补贴。
与此同时,多个新兴市场提出储能补贴或储能发展规划,如意大利签署3.2亿欧元能源补贴支持光伏和用户侧储能发展,罗马尼亚提出1.5亿欧元支持电池储能项目开发投资,而且也在积极推进储能电池工厂建设。
此外,海外大规模储能需求开始集中显现,智利新公布的大型光储项目中储能需求高达11GWh,中东提出到2030年部署48GWh的目标。日前,远景/晶科/协鑫/中能建/中电建/国家电投/南方电网等9家中企入围沙特2GW/8GWh储能项目合格投标人名单,比亚迪成功中标沙特电力公司2.5GW/12.5GWh储能项目,宁德时代拿下了阿联酋超大光储项目19GWh储能系统独家供应资格。而除了大储之外,还有天合、晶科等企业热衷于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频频拿下订单。
不过,海外市场环境与国内存在巨大差异,储能企业出海成功与否,还要考虑多重因素。
出海面临重重挑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储能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存在差异,企业需投入大量时间和成本满足当地要求,如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UL认证等。高额认证费用是企业入门门槛,但入门后后能否获得订单、回收成本,其实还要看企业多方面实力。
另外,也有企业反馈,海外储能业务合同相较于国内更为严苛,比如会明确储能衰减等各种细节参数。一旦设备投运后性能未达标,企业可能将面临罚款。
同时,海外补贴政策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也可能影响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盈利不稳定性。尤其在美国,这种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更大。
2022年美国颁布的《削减通胀法案》,规定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若汽车电池一定比例的组件来自美国或盟国,可享受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若电池生产涉及“受关注外国实体”,则无法获得税收抵免。这一政策使美国本土储能企业在电池生产、销售等环节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与市场优势,吸引大量资本流入本土储能产业,降低对国外尤其是中国产品的依赖。
不过,以上这类政策条款还是相对公开公平的市场规则,但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头部供应商,在市场上也会面临一些难以捉摸的“针对性打击”。
2023年12月,美国国会向公用事业公司杜克能源施压,要求其在美国最大的海军陆战队基地勒琼营停用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电池,逐步在民用储能项目中停用,“并由美国国内或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取而代之”。以所谓 “国家安全” 为由将中国储能产品拒之门外,对中国储能企业设置重重障碍。
2024年6月,美国一项名为《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的议案,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禁止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六家中国电池企业采购电池,该法案将于2027年10月生效。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可能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电池的依赖,并刺激本土电池及相关材料制造业的发展。
今年1月20日,随着特朗普上台,宣布重振本土汽车制造业,结束绿色新政,这又将对中国储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