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该厂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攻坚精神抓实年度重点任务,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严的基调巩固良好政治生态,1900余名干部员工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传承“石油精神”、“长庆精神”、气田会战“五种精神”,从生产组织运行、产能项目建设、精细生产管理到各类方案执行,紧锣密鼓,不舍昼夜,抓管控保安全、抓资源保稳产、抓挖潜保效益、抓改革保转型,全面完成产量硬任务,实现效益硬指标。
压实安全责任,抓紧“头等大事”,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实安全生产管控源头,以Q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统筹开展压缩机、长停井,以及大反思活动等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检修技改、电气隐患整改、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等工作;健全安全风险隐患防治网络,大力推行“全员安全责任网格”管理模式,突出纵向直线责任、横向属地管理,落实厂、作业区、班组、岗位四级网格责任;以“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为目标,狠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承包商质量管理等,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全厂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冬供以来,该厂严格落实冬季保供10大类44项管控措施,抓实10类重点风险,压实“43个是否”排查整治,全方位织密风险防控网,为顺利完成全年任务筑牢了安全屏障。
坚持“为国争气”,守护万家温暖,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超前谋划年度各项工作,认真编制年度及月度生产计划,严格落实产量“日核算、周通报、月考核”制度,实施气量计划管理,密切关注采、集、输、注系统运行,保证天然气生产工作“踏线”运行。新井产能贡献是天然气稳产上产的重要保障,统筹协调“钻-试-投”一体化运行,着力实现阶段性进度目标和关键节点受控运行,335口新井投产、2座新建集气站按计划如期完工。强化两座储气库运行管理,构建“双库运行、协同保障”的格局。进入四季度以来,该厂把打好冬季保供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综合老井、新井、措施挖潜核实产量,系统编制《2024年冬季保供方案》,制定“基础、调峰、应急”三套配产方案,保障高峰供气期最高具备3350万方/天的供气能力,为下游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保驾护航。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瓶颈持续突破。更好发挥天然气上游单位创新创效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多拿储量、多超产量、多创效益。积极打造气井全生命周期排水采气技术体系,以老井稳产为龙头、措施增产为支撑、新井投产为抓手,实施“一井一策”,充分挖掘气井生产潜能,气井开采时率和利用率有效提升。根据气藏地质特征、气井生产动态,配套完善低产井助排、积液井复产、老井措施挖潜等措施增产技术,做好新工艺、新措施强排水工艺试验论证分析,全面开展维护类和进攻性增产措施,全年增产天然气4.7874亿立方米。同时,进一步加强气井动态分析,确保气藏的高效开发,逐步开展多项技术攻关,解决、评价建产潜力区以及煤层气实施效果和开发管理技术等问题,煤层气新领域勘探得以拓展,进一步夯实稳产基础。
加速转型升级,深化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锚定“生产运行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业务管理全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总目标,全力推进大监控模式改革,优化网络安全技术防御体系,安眼工程、信息补强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加快智能化新技术应用,全面应用气井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探索攻关AI视频分析等前沿技术,该厂第一净化厂安全智慧站场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集团公司验收,推动智能技术体系持续升级,气田集输站场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加大数智技术辅助生产决策的能力,加快推动流程重塑,研究编制系统性、协同性的流程重塑方案,全面构建环节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管理流程。大力推行“掌上办”“马上办”“联合办”等工作模式,实现管理流程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智慧气田建设蹄疾步稳。
坚持向绿而行,充盈转型动能,擦亮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加快构筑“天然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全面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部署,坚持能耗结构优化与清洁替代同步规划、新增产能与新能源项目同步建设,绿色转型与智能建设同步提升的融合发展理念,重点推动低碳建产、清洁生产、绿色替代、技术攻关具体项目落实落地,探索“气电、网电、风光”组合供电模式,加快推进在沙漠、戈壁地区等生产现场的大型光伏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建设,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电代油”全面铺开、“氢代油”整装上阵,采出水提锂取得突破,集气站电气化改造持续推进,多能互补、协同共进的新能源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气田含“绿”量不断提升。
当前,正值冬季保供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干部员工在天然气生产主战场,直面挑战、冲锋在前,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抓好生产经营、高峰期供气各项工作,以“降温降雪不降产,增产增量不松劲”的势头护航万家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