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东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普光,国内第一个年产能超百亿立方米的高含硫大气田就诞生于此。普光气田所在区域属四川宣汉县,该县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是全省土家族人口最多、唯一聚居并建有土家族乡的县,境内少数民族34个、近7万人,其中98.7%为土家族。在宣汉县毛坝镇炉旺村后河大桥桥头矗立着一块石碑,碑面上的“百姓铭记石化情,长桥犹如苍龙影”道出了驻地各族村民群众的心声。长期以来,普光气田与驻地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推动川气东送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蕴藏的无限能量传递到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折射出一道道推动民族团结的和气瑞光。
四川省达州市,群山叠翠、延绵起伏,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形复杂,被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为“西南奇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代代石油石化人陆续来到这里,奋战巴山蜀水,为祖国找油找气,从此民族团结的基因便深深融入川气资源开发的血脉之中。1965年5月,党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毛泽东主席对刚刚由石油部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的余秋里语重心长地说:“在西南地区光搞煤炭不成,要搞点石油,搞点天然气。”根据这一指示,油气勘探先驱者三上龙门山、四下海棠铺,三次川中会战。但直到20世纪末,四川盆地发现了大大小小120多个气田,却没有超过千亿方的真正的大气田。
这里真的没有规模性油气吗?几代石油石化人苦苦追问、求索。1999年5月,中国石化南方海相油气田勘探项目部正式成立,他们锁定了川东北宣汉—达县一带,开始给大巴山做“高清CT”,搜集地震资料。之后,将勘探目标锁定在地下五千多米的地层深处。普光1井2001年开钻,2003年喜获日产42万方高产工业气流,普光气田横空出世。地下气龙燃起的火焰唤醒了沉睡的大山,消息传出,举世震惊。这座沉睡在地下、深埋在大山的“宝藏”,被重识、开发。由普光气田始,越六省两市七穿长江。巨龙蜿蜒,神州大地;瑞气祥光,普照华夏。
横空出世,更要长存于世。普光气田的气藏压力高,硫化氢及二氧化碳含量高,气藏埋藏深,开发难度极大、风险极高。找到了油气,但开采出来没那么容易。从开发柴达木的“幕后功臣”阿吉老人、黑油山发现者守护人赛里木巴依老人,到“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石油事业”的回族骄子秦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王进喜……正是一批批蕴含民族团结血脉的石油石化人冒严寒、战天斗地,才能在民族油气发展史上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同样在这里,石油石化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集结在巴山深处,汇聚在当年“巴人故里”的热土上,苦干实干同心干,石油红、石化蓝在绿林间涌动。
踞守川东,胸怀全天下,一路克难奋进。2005年,中原油田进入四川盆地,一边白手起家建设气田,一边联合由大型国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构成的近3000人研发团队勠力攻关,逐一“击碎”由“四高一深”带来的一道道世界级难题,探索形成高产高效开发、高酸腐蚀防护、规模深度净化、气田安全控制、关键防腐管材国产化等5项创新成果,《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如今,普光气田坐落在宣汉县大巴山深处,气田开采面积为1116平方千米,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4409亿立方米,贡献着川气东送工程40%以上的天然气,生产着全国20%以上的硫黄,是川气东送工程重要气源地,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古老悠远的“巴人故里”,蝶变为繁荣现代的“中国气都”。
普光气田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驻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大家不分民族,就是一个心思建设国家。各族同胞用奉献牺牲的实际行动支持国之重器。2005年底,接手开发普光气田的重任后,数千石油人从豫东平原浩浩荡荡地来到巴蜀大地,在驻地各族同胞的支持下,开通了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快车道。
厚植民生福祉,绘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幸福底色。每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背后,都是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川气东送就是其中代表。普光气田坚持“开一方资源、促一方发展”,着力打造各民族共富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发展共同体,支援地方学校、医院建设,开展贫困村对口帮扶,新修、扩建桥梁5座、公路200余公里,参与处置险情警情1.5万起,营救被困、受灾各族群众36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近13亿元。投资修建的明月江大桥,成为宣汉县“三纵三横”公路网络骨架的控制性工程,有效解决了江口区5万多各族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成为惠及巴人故里各族儿女的“福祉工程”和中国石化援建宣汉县的标志性工程。
“气壮”万里山河,“气动”经济发展。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动能之源”,普光气田为国家提供着绿色能源。气田累产井口气突破1200亿立方米,2023年净化气产量占全国近3%;投产近15年来零伤亡,累计投入59亿元专项资金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剧毒气体硫化氢不染工区一草一木;洁净能源开发助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6亿吨;涉硫高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100%;每年上缴企业所得税1.5亿到2亿元……
“巨龙”贯神州,造福千企万民。如今,川气东送工程西起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 6 省 2 市,管道总长 2170 公里。截至目前,普光气田累计生产井口气超过1200亿方,惠及长江经济带8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长江沿岸2亿居民。就在这里,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沿着川气东送管道顺江而下,给中华大地上的“黄金腰带”——长江经济带输送不竭的动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能源支撑。在这巴山蜀水、鄂西武陵、江南水网,将绵绵的川气化为沿线各族群众高质量发展的清洁“底气”、美好生活的“福气”,民族团结基因在川气东送事业发展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拧成一股团结奋进的力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讲述着沿线各民族群众经济相依的动人故事,折射着民族团结的和气瑞光。
(作者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少数民族社区利益分享机制研究[18YJC850014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