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煤炭价格中枢的持续下移,以及安全、智能化等建设投入的增加,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逐渐扩大,亏损企业进一步增多,亏损面也在扩大。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煤炭行业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为4595.1亿元,同比下降21.9%,而应收账款则高达5186.0亿元,远超利润总额。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已经是应收账款连续27个月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过去两年来,全行业应收账款占行业年度利润总额的八成以上,账款回收难度较大。
诚然,在经济大环境欠佳等情况下,赊销成为一种普遍、有效地扩大销售的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张。
然而,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扩大销售,给企业带来利润,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随着应收账款大量产生并不断沉积,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
由于应收账款周期长,变现能力差,就很容易形成不良资产,资金循环放缓,继而入不敷出,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以行业内业绩表现亮眼的陕西煤业为例,近三期半年报,陕西煤业营业收入同比变动分别为15.08%,8.13%,-6.54%,变动趋势持续下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分别为91.41%,-9.46%,-17.97%,变动趋势持续下降。相较而言,后者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
同时,近三期半年报,陕西煤业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分别为2.29%、3.35%、3.69%,持续增长;应收账款/资产总额比值分别为0.91%、1.32%、1.55%,持续增长;资产流动比率分别为1.8,1.44,1.25,短期偿债能力趋弱;短期债务/长期债务比值分别为0.26,0.3,0.34,长短债务比变动趋势增长。
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账款回收难度加大,导致流动资金减少,更多的短期债务转为长期债务,进一步增加了成本端的支出,负债加剧,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面临风险挑战。
但应收账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安全、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煤炭企业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做好前期调查,建立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应收账款管控体系,不能让应收账款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
此外,数据还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5135个,亏损企业就有2367个,亏损面达46.10%,较去年同期扩大了2个百分点。
亏面的扩大,与煤炭价格的持续回落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与经营成本的持续增加也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安检高压下,煤企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同时,随着智能化等建设的推进,投资的增加在所难免;此外环保、产业布局等方面等投入也在持续增加。
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投资却在增加,导致行业整体亏损情况不断加剧,亏损企业数量增多,亏损面在扩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曾坦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部分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煤炭行业发展面临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双重挑战。
不过也应看到,由于资源储备、开发条件、产业布局、收入结构、管理效率等方面差异,煤炭企业之间经营效益水平相差较大,行业内企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