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环渤海港口报价坚挺。目前,发运成本有支撑,冬季采暖补库有期盼,非电“金九银十”也有希望;叠加港口缺货,主产区调入困难,促使贸易商挺价心理不改。但下游需求不多,对高价市场煤接受度不高,实际成交有限。港口煤价从8月22日的839元/吨涨至目前的857元/吨,涨涨停停已持续三周,累计上涨了18元/吨。随着本月底,电厂节前补库的结束,叠加非电行业备货完毕,煤价将失去支撑,或滞涨趋稳。综合分析,三因素支撑港口煤价在淡季上涨。
首先,市场采购需求得到改善。随着水泥行业错峰结束,非电行业有提产预期;虽然水泥行业开工率不足,但部分企业仍有采购计划,对市场煤询货增加。火电厂方面,进入九月份,受华东、华南地区高温影响,九月份的电厂日耗丝毫不比八月份差多少,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始终保持在240万吨左右的高位运行,电厂库存延续去化。沿海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保持在14.2天,部分中小电厂堆存的中高卡煤消耗殆尽,派船拉运积极性提升。
其次,环渤海港口流动性货源偏少。前期市场预期偏弱,加之发运持续倒挂,除有资源优势、坑风险能力强的大型贸易企业坚持发运以外,其余中小贸易或退出经营,或不看好后市、保持观望,发运下水煤的意愿偏低。环渤海港口现货供应处于偏低水平,库存持续下降。七月初至今,环渤海八港存煤由2475万吨降至2140万吨。市场转好后,受产地降雨,叠加发运倒挂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贸易商或无法入手,或不敢赌行情;而手里有煤的主力贸易商,多以捂货待涨心态,主动挺价不卖,以博弈国庆节前补库行情。
再次,产地市场支撑港口煤价。受民用冬储需求和部分工业需求小幅释放影响,产地煤炭市场比较活跃,大部分煤矿价格持稳偏强,少数销售偏好的矿出现上涨。综合分析,产地市场受进口煤干扰小,活跃程度明显好于港口,产地煤价涨幅高于港口。产地5000大卡市场煤到港平均倒挂65元/吨,倒挂太多,无人发运,因此,发运成本对港口价格形成支撑。
上述因素将持续对九月份的动力煤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国庆节后大秦线将迎来为期20天的“开天窗”检修,部分终端要赶在节前增加拉运和采购。因此,尽管今年非电需求弱于去年同期,且进口煤也高于去年同期,但仍存在一定的市场预期。因此,笔者判断当前动力煤市场仍有一定向上爬高的空间,但煤价涨幅会明显小于去年同期,预计煤价涨幅在40-5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