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透明的无水酒精,整装待发的PVC材料,用作光伏(石英)玻璃燃料的高纯氢……这些产品都是由一块块黑黝黝的煤炭蜕变而来的。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瞄准“双碳”目标,实施“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耦合产业链 拉长增粗价值链
“静电夹连接完毕、氮气置换完毕、氢气置换完毕……”在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焦化公司驰放气制备高纯氢装置现场,一辆辆管束车在充装柱前排队等待,跟班人员、检查人员、充装人员正执行安全“三确认”制度。
“大修结束后,计划每日装车20辆,每辆车装载氢气5000立方米左右。”临涣焦化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薛庆峰介绍。
驰放气制备高纯氢项目是临涣焦化公司贯彻延链强链发展理念、以气补焦发展战略落地的第一个大型项目。该项目以驰放气为原料,采用PSA变压吸附法生产纯度达99.999%的氢气。
“氢气产品的终端用户大多分布在苏北、鲁南、苏南等地区,主要面向光伏(石英)玻璃加工、半导体、石油化工、电子化工、粉末金属冶炼等行业。”薛庆峰介绍。
目前,临涣焦化公司已与徐州东大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等9家长协客户签约,与3家园区企业签订年需求量超3000万立方米的框架协议。投产至今,该项目生产氢气约8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6吨。
驰放气制备高纯氢项目是淮北矿业集团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结合政策导向和现有产品结构,淮北矿业集团大力发展焦炉煤气和甲醇下游产业。
在临涣焦化公司年产10万吨DMC(碳酸二甲酯)项目施工现场,专班人员正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单机调试,为即将开展的联合调试及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做准备。
“DMC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甲醇产能,生产DMC和HDMC(高纯碳酸二甲酯),深度挖掘甲醇经济价值。”DMC项目负责人李杰介绍。
延伸产业链 资源利用最大化
一大早,一辆载满兰炭的集装箱开进了华塑园区。经集装箱卸车平台卸车后,兰炭被输送至气膜大棚炭材堆场。
“这些兰炭主要用来生产电石产品。”华塑股份电石分公司总工程师陈森介绍。兰炭经过炭材干燥回转窑、炭干立窑(混合焦粒)干燥后,将和石灰一起转运至配料站。这些材料通过连续无渣法电热化学反应生成热电石,在电石冷却厂房、乙炔车间、VCM车间等地周转后,生成成品聚氯乙烯,在PVC料仓经过袋包、吨包装线包装后向外销售。几番流转,炭材和石灰等资源“身价”倍增。
“PVC是我们的主要产品,但不是唯一产品。”华塑股份氯碱分公司经理徐明介绍。除生产销售以PVC和烧碱为核心的氯碱化工产品外,华塑股份公司业务涵盖原盐及灰岩开采、煤炭发电及电石制备、PVC及烧碱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等。
围绕一块煤,加速释放产业升级新效能,煤变成各种新材料、新产品。这些场景在淮北矿业集团不断涌现。
在华塑股份水泥分公司硅酸盐水泥生产现场,32.5级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在3条八嘴回转式包装机生产线上被不间断包装,待有序装车后,发往各施工工地。
“制作水泥的原料是PVC生产装置产生的电石渣,与砂岩、铁尾渣以及自备电厂的粉煤灰、煤渣等园区内产生的固体废渣。它们混合配比后,通过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生产出合格水泥。”华塑股份水泥分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朱招生告诉笔者。该分公司水泥年产能115万吨,熟料年产能80万吨。
“华塑股份下辖氯碱分公司、电石分公司、水泥分公司、热电分公司、盐业分公司等。多元化产业实现了废料的消纳转化,将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华塑股份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张忠瑞说。
锻长产业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淮北矿业集团,类似的煤炭“变形记”还有很多。
盛夏六月,走进碳鑫科技公司年产60万吨乙醇项目现场,只见机器隆隆运转,产出的无水酒精整齐储放在储存罐内,即将被运往山东、河北、湖北等地。
“这些乙醇都是由一块块煤炭转化而来的。”碳鑫科技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杨说。
从黑色煤炭到优质乙醇、从一期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到二期年产60万吨乙醇项目,跨越了5年。
时间拉回到2019年3月,碳鑫科技公司成立。同年9月,一期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6月30日,该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每年回收利用临涣焦化公司煤焦化综合利用项目尾气约2亿立方米,经一定量的煤气化补碳后制成甲醇,年产50万吨。
“通过延长产业链,吨煤利润比只作为燃料销售高出许多。”乙醇车间主任李树品表示。
不满足于生产甲醇,淮北矿业集团继续锻长产业链,将甲醇转化成乙醇。
2022年2月10日,二期项目乙醇联合装置土建暨桩基开工;2023年12月28日,具备试生产条件;2024年2月28日,产出“第一桶”优质乙醇。
“二期项目用一期项目产品甲醇作为制取乙醇的主要原料,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MTE工艺技术,经羰基化、加氢、脱水3个主要步骤实现年产60万吨乙醇产品。”张杨告诉笔者。
年产60万吨乙醇项目用低阶煤代替粮食制取乙醇,每年可节约原料粮180万吨,在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